第54章 青泥珠[第1页/共5页]
“哼!义王阿谁老东西!他岂会给你留下这等话柄。早在那野种一进刑部,义王就退避三舍了。连从小至大的每日例行汇报也免了。就是怕人以为应皇子所言所行都是他所授意。”二皇子嘲笑着说道。
“不会。”二皇子点头,“自应皇子去到刑部,总也没见过老夫人几次。压根没说过这些事情。”
应皇子无妨直言道:“皇兄也知应祯的处境,不敢粗心啊。”
“那为何杀不得呢?”秀妃轻描淡写的说道,仿佛与她而言,杀人就跟杀鸡杀鸭一样,乃至比杀鸡杀鸭都要轻巧。杀鸡杀鸭或许还能看得见死鸭死鸡,会遐想起那血腥的场面。可杀一个不在面前的人,就像用抹布擦去一个用水画出来的影象,一擦就没了,不会留下涓滴陈迹。
却说应皇子在前厅陪着二皇子,始终放心不下应皇妃。便借着二皇子和撒子说话的空,从速回内院一看究竟。刚进二门,就闻声一阵欢笑,中间异化着小孩子镇静的尖叫,仿佛另有皇妃的叫声。应皇子设想不出这是个甚么场面,忙紧走两步,绕过影壁。及看到院里的一幕,忙又缩回身,躲在了影壁前面,只探出头看着。看着看着,不觉痴了。
二皇子说着,又探头看了看院里。应皇子不悦的皱了皱眉头,伸手做了个请的行动。
二皇子想起阿谁不利催的高德。哼,竟敢跟他争女人。他爹便是能鼓励起半个朝廷的人又能如何?能保得住他儿子的命吗?人们都说马如琝是‘冰脸阎罗’,实在他二皇子应铎才是真正的活阎王。他若让人半夜死,那人必等不到天明。
“浮名罢了。”应皇子忙道,“便是祖上积累下些许家业,那也是托赖天恩庇佑。何敢称‘敌国’二字。”
二皇子冷冷一笑。
“那我呢?”秀妃强笑着说道,“你总能信得过我吧?”
“皇兄只是微有小恙,不敷为虑。”应皇子想了想,又道,“信赖太子也会吉人天相,很快病愈。”
“如果应皇妃真是疯了,应皇子也只是幸运从刑部脱身,那你是不是便会放过他们?”秀妃不晓得二皇子的这番心机,还是问道。
说叛逆王的保藏,那真是千奇百怪甚么都有。特别最喜金石古玩,只要能说的上些来源的,几近是来者不拒。在这方面说,义王和皇妃这公公媳妇还真是同类。有的一拼。如此一来,名声在外,不免会有一些骗子投其所好。义王最驰名的一件保藏,是一颗珠子。切当点说是一颗泥球。只是比普通的泥球要光滑一些,规整一些,椭圆形的,像是一颗鸽子蛋。义王为这颗泥球支出了一千两金子的高价,一时在朝野之间传为奇闻。人们都笑话义王是钱多的没处使了,竟然拿一千两金子去买这么一颗泥球。义王本人却不觉得然。依义王的判定,这颗泥球很能够跟武皇期间的青泥珠一样,有着某种渊源,只是一时还无从得知。青泥珠的典故还是有人晓得的。相传武则天时,西蕃某国献给她毗娄博义天王的下颔骨和辟支佛的舌头,并有青泥珠一枚。武则天把下颔骨和舌头吊挂起来让百姓看。下颔骨很大,像一把小交椅;舌头是青色的,大如牛舌头;珠子像拇指那么大,微微发青。武则天不知青泥珠的贵重,把它送给西明寺的和尚了。和尚把这颗珠子装在金刚的脑门儿上。厥后和尚讲经,有一个前来听讲的胡人见了这颗珠子就目不转睛地看。十几天里,他总在珠下凝睇,心并不消在听讲上。和尚内心明白,因而向胡人道:“施主想要买这颗宝珠吗?”胡人说:“如果必然能卖,我包管出廉价。”和尚最后的要价是一千贯,垂垂涨到一万贯,胡人全都答允。因而定到十万贯,成交。胡人买到此珠以后,剖开腿上的肉,把珠子归入此中,然后返国。和尚不久就把这事向武则天禀奏了。武则天下今寻觅这个胡人。几天以后,使者找到了那胡人,问他宝珠在甚么处所,他说已经把宝珠吞到肚子里了。使者要剖开他的肚子查验,他没体例,只好从腿肉中取出宝珠来。武则天召见那胡人,问道:“你花廉价买这珠子,要用它干甚么呢?”胡人说:“西蕃某国有个青泥泊,泊中有很多珍珠宝贝。但是淤泥很深,没法将珍宝弄上来。如果把这颗青泥珠投到泊中,淤泥就会变成净水,那些宝贝便能够获得了。”武则天因而拿青泥珠当宝贝。直到唐玄宗时,这珠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