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凡心中清楚,这一支救兵虽来的及时,但他们并不具有完整的上风。救兵的马队固然数量庞大,但绝大多数都是劣质的步兵和轻马队,间隔主力马队的战役力相差甚远。李凡恰是看准这一点,才没有急于撤退,而是等着仇敌自投坎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