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182章 另立新君

第182章 另立新君[第1页/共3页]

动静很快便传至冀州。

“奉孝所言极是。”董昭也道,“董卓立陈留王,一无先帝圣旨,二无玉玺为凭,他凭甚么?陛下只是离京,又不是殡天,他便另立新君,非反而何!倘若大家如此,天下岂不大乱?”

“说甚么?”见张尘吞吞吐吐,何太后赶紧诘问。

张尘说罢,当即入宫,求见帝与太后。

郭嘉率先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董卓另立陈留王,主公若不管不顾,那主公手上的天子可就不值钱了。长此以往,天下人乃至会默许,陈留王才是真正的天子!”

袁绍深思半晌,轻叹道:“冀州乃霸业之地,我本心神驰之,何如子凡贤弟已在此运营多年,根底深厚,无我立锥之地。幽州瘠薄,乌桓频频犯边,亦难有作为,我筹办前去淮南,图谋大业。”

当下,袁绍提剑离席,立时来到西园营门,寻了本身在八校尉中的老友,典军校尉曹操和左校尉淳于琼一同商讨。

何太后看动手中的“圣旨”,怒不成遏,一把将之扯成两半。

袁绍与二人言道:“今董卓逆心欺天,欲谋废立,天下之乱始也。我欲离京,去往别处,招兵买马,以图讨贼,答复汉室,二位可愿随我?”

袁绍听罢,喟然叹道:“淮南虽是袁氏根底地点,但何如我乃袁家庶子,一定能尽得袁氏之助。今后吾弟公路亦必往之,恐难与他相争啊!”

然众臣多有感觉陈留王得位不正者,因慑于董卓淫威,故不敢直言,因而暗中携家眷叛逃,前去邺城,朝拜天子,以示其忠心未改。

九月朔,董卓剑履上殿,大会文武。令李儒宣读策文,此中内容,便是废刘辩为弘农王,而另立刘协为君。

田豫道:“董卓行此举,已成民贼,大家得而诛之。主公何不收回檄文,号令各方诸侯,一齐讨伐!”

董卓这般想着,仓猝问计世人。

说罢,袁绍、淳于琼领两部人马,径出洛阳,直奔淮南而去。

袁绍此时虽不敷为惧,但他毕竟是袁氏后辈,四世三公,秘闻深厚。倘若振臂一呼,在野名流豪杰聚其帐下,并驳诘事,到时可就是个大费事。

曹操见二人要走,赶紧问道:“本初兄本日离京,欲往那边安身?”

张尘忙道:“臣不敢言,此乃大不敬之罪。”

这天,张尘听着沮授仓促前来奏报,不由出现了一丝笑意。

众臣贺毕,李儒当即站出,请旨封董卓为相国,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刘协为董卓气势所慑,无有不允。

世人齐齐附议,董卓考虑再三,也觉可行,当即差人赶上袁绍,拜为汝南太守。

“天然要讨!”一个声音传来,郭嘉、田豫、田丰、董昭等人尽皆前来。

行宫偏殿,刘辩正与何太后并坐,摆布各立一名侍女和一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