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青山埋忠骨,万世传英魂[第2页/共4页]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麓山景区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面积5.28平方千米,位于湘江西岸,是非常可贵的都会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因为呈现了英魂,以是明天的路程临时加上了一个湘省反动灵源。
捐躯于江城的援鄂湘军将士多数由中原红十字会收殓埋葬于汉阳龟山脚下,少数义士遗骸被运回长沙安葬于岳麓山,这就是现在岳麓山风景办理处后山的“辛亥援鄂汉阳阵亡将士公墓”。
古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庙门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朝书法家、文学家李邕所写,从麓山寺碑中拓印出来的。麓山寺碑号称“三绝碑”, 以其文章、书法以及刻工三者俱佳而得名,也是岳麓山中现存最陈腐的一块碑。
记念碑南侧为义士公墓。墓区可包容各个期间反动义士268位,现已安葬的包含赤军将领陈毅安义士,建国少将吴自主、刘子奇、黄曹龙义士,共和国第一批飞翔员宋立贵义士、水兵兵士谭子愚义士、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捐躯的飞翔员陈林义士等108位。
黄兴是辛亥反动期间的前驱和魁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忆昔辛亥,风云荡漾。志士仁人,抖擞图强。颠覆帝制,肇启新章。为求民主,不吝肝肠。碧血横飞,浩气四扬。
岳麓山是一个庞大的“植物博物馆”。景区共有植物种类174科,977种,以典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到处可见,晋朝罗汉松、唐朝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朝气勃勃。
岳麓山融中原古文明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涵了汗青上思惟巨擘、高僧老道、骚人骚人共同开辟的岳麓山文明内涵。山下,是被列入中国当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
夏先衍来到这里后,发明公然与义士公园一样,呈现了英魂。这让他非常猎奇,忍不住扣问识海中的中原保护之灵。
又过了5年,曾给禹之谟送丧的黄兴,以国葬礼下葬于岳麓山。而在黄兴下葬前3天,蔡锷也以国葬礼下葬岳麓山。
自明朝以来,研讨禹碑的学者数不堪数,有人说是蝌蚪古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或道家符篆。现在普通多采取杨慎的译文,粗心为:禹奉舜嘱 托,管理大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岳麓书院1000多年来一向都没有停止过讲授,培养了一多量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材,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陈天华、杨昌济、徐矗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