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96章 世纪复原卡桑火箭弹的可行性分析

第196章 世纪复原卡桑火箭弹的可行性分析[第3页/共3页]

卡桑2型以10斤黑火药做战役部装药,有效杀伤半径能够达到15米摆布,很能够了。

13世纪,雷蒙通过干馏硝石和硫酸铁获得了硝酸。

易因各种不测身分引建议爆,导致严峻安然变乱。

埃利奥特于1882年获得了这类出产无缝钢管技术的专利。

1913年,分解氨问世,氨氧化法出产硝酸开端进入产业化阶段。

作为枪炮发射药、火箭弹推动剂、火箭弹战役部火药,

说真的,建奴还配不上硝化棉火药,他们的狗命还不值一两硝化棉火药的本钱价。

卡桑火箭有两种比较小的型号,合适山地作战利用:

但以17世纪的技术前提,还是很难出产出这类钢管的。

在弹道稳定性、安然性、射程方面肯建都会大大超越康格里夫火箭和黑尔火箭。

含氮量13%的硝化棉火药爆速约为63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