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来复枪[第2页/共3页]
最快也得等萨尔浒之战后,先接引到几万逃往朝鲜的辽东灾黎才气考虑。
在场的人都亲目睹证了廉司南向他保举线膛枪的过程。
“增加火枪兵的数量的确是晋升军队战役力的一条捷径,”
“有事理啊!”李国助顿时两眼放光地看着翁翊皇,贼兮兮地笑道,“那翁叔……”
“永明铸炮厂目前正在批量出产成套的永明1617式燧发枪,”
“口径也略有缩小,使其更加简便易用,从而增加了军队里火枪手的数量。”
“就能确保射程、精度、破甲机能,那该有多好啊。”
“16世纪初德国纽伦堡的铁匠戈特发明了直线式膛线枪,”
“有效射程是滑膛枪的 2到3倍,精度是滑膛枪的3到5倍。”
“使球形弹丸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装填。”
“哦,永明1617式,是这四种枪的通称,它们是成套的。”
特别是要建立一支数量高达五千的正规军,
廉司南沉吟着摸了摸下巴,安抚性地笑道:
“好耶!”李国助一蹦三尺高,“好了,我们从速回永明要塞吧。”
另有榴弹炮、康格里夫火箭、线列步兵、近代化马队等身分的功绩。
“因为这个启事,哪怕是直线型膛线都没能被欧洲军队遍及接管。”
“它叫做来复枪。”
“唉,如果有一种火枪既不消增加弹重,也不消增加枪管长度,”
他就是抓住考克斯的话茬,用心把话题往线膛枪上引。
李国助迫不及待地说道,同时髦奋地看着高贯。
“主如果太费事了,特别费时费工,特别是加工螺旋形膛线。”
“其他统统人都能具有一套永明1617式燧发枪。”
便能够让建奴提早两百多年体验到八里桥之战的酸爽了。
“所乃至今,来复枪首要还是猎户在利用。”
“本世纪初,丹麦军队最早设备利用来复枪,”
“别的,固然我和考克斯都不是枪匠,但多少也体味一点加工膛线的工艺,”
“我就是跟莫里斯亲王学的。”
“多少也能给你们的工匠一点指导的。”
“以是我想你们的工匠应当也能靠本身摸索出加工螺旋形膛线的体例。”
“只可惜因为加工难度太高,装填弹药困难,它很难在军队中实现提高。”
“如果你想要来复枪,我能够帮你搞到一些,”
“乃至完端赖本身摸索着仿造出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荷兰从拿骚·莫里斯亲王开端,就一向在做这方面的尽力。”
“16世纪末,意大利文献记录呈现具有螺旋形膛线的枪支,”
廉司南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在说“你不要抱太大但愿”似的,
李国助龇牙一笑,转眼却又垮下脸来,哀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