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挑担的都跟我去厨房[第1页/共3页]
“还是称一下吧,我不是思疑你的经历,只是想见地一下你的经历有多准。”
明朝甜菜的亩产量必定比不上当代,能达到1200公斤也是相称不错了。
李国助笑着摇了摇手,说道:
跟番薯一样,这亩甜菜根也是满满的装了15个大箩筐。
世人闻言,无不兴高采烈,纷繁抢着挑起了沉重的箩筐。
“哦,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1670斤呐,难怪小少爷说土豆的产量跟番薯差未几呢。”
在当代,浅显烤烟的亩产量在110公斤到160公斤摆布。
究竟上,也恰是这些海员,把土豆从美洲带到了天下各地。
“看来郭小弟的经历还是有些准头的。”
以是50小我最后只要27小我挑上了歉收的扁担。
以是这亩烟草的产量约莫是80公斤。
称量成果是每个装满甜菜根的箩筐都有134斤摆布。
最后是一亩烟草,统共就装满了4个大箩筐。
“哦,中国菜的烹调体例吗……”
“不消称了,以我的经历,能够肯定这亩番薯的产量在2000斤摆布。”
李国助本来只让称一个,但既然五小我都称了,就用扣问的目光扫过别的四人。
15筐总重约为2000斤摆布,折分解当代度量衡约为2400斤摆布。
以是只要称出此中一个箩筐的重量再乘以装满番薯的箩筐数量,
李国助对他含笑点头,然后朗声对世人道:
像郭怀一如许经历丰富的农业专家,一眼就能据此切确瞻望出其产量。
土豆是在18世纪今后,才逐步活着界范围内提高开来的。
固然肩上扛侧重担,脚步却非常轻巧。
“没有体味土豆的人亲身指导,又如何能用土豆做好菜呢?”
李国助一怔,旋即咧嘴一笑:
“那看来我是真的帮不上甚么忙了。”
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林福、张弘五人也都仓猝称量起了甜菜根。
以是明朝2000斤就是当代的2400斤,折分解当代公制为1200公斤,也即1.2吨。
李国助含笑点头:
这五亩地的收成统共装满了54个大箩筐,另有46个箩筐是空的。
以他的职业操守,没等别的四人报出称量成果,就下结论,也算是很不轻易了。
刚从东门进入永明要塞,李国助就对李旦说道。
“现在说差未几还为时过早,得称过了才作数,你们从速称一下番薯。”
这亩番薯统共装满了15个大箩筐,
就足以比较精确地预算出这亩番薯的产量了,的确没需求每个装满番薯的箩筐都称。
此言一出,在场世人全都镇静起来,毕竟等候这顿土豆宴已经将近四个月了。
那四人无不点头,表示本身的称量成果跟杨天生差未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