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90章 这点小小的差距,用不了二十年就能全部赶超

第90章 这点小小的差距,用不了二十年就能全部赶超[第2页/共3页]

如果是如许的话,李国助就更没需求担忧南海边地公司会被外资控股了。

独一美中不敷的,就是他的寿数已经未几了,另有九年时候。

胎死腹中的琉球商馆是一个例子,此次一样也是一个例子。

李国助这是想借此快速补上中国科技树的短板。

李国助点了点头,转对考克斯说道:

但如果算上仁王号、鸿鹄号、鹏发号,及全部永明要塞的代价,李旦的股分应当能占到50%摆布。

“小少爷会如何措置这类环境?”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之初,股本独一6.8万英镑。

公然考克斯一听这话,顿时眼中眸光焕然,右手抚胸对李国助鞠了一躬,

以是走出窘境今后,就喜好交友并搀扶年青人。

不过比起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时的股本就要减色一些了。

6.8万英镑差未几就是15万两白银。

“但愿你能尽快牵线搭桥,帮忙我们从欧洲引进钟表、玻璃、毛纺、造船、防备工程、机器工程、光学仪器、火器制造、盔甲制作、马匹选育等范畴的人才。”

倘若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多少能在乎一点考克斯的定见的话,

而1两是50克。

普通环境下,只要在一些高度依靠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够有如许的技术股额度。

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驻在日本的商务卖力人,他算得上是鞠躬尽瘁了。

李国助还发明了一个风趣的征象,

因为到1627年,它的股本已经达到了162万英镑,建立27年,股本就翻了23.8倍!

“考克斯先生,我代表本公司慎重宣布,我们情愿赐与技术股最多两成的份额,”

“这个当然没有题目,我们但是老伴计了。”

“如此一来,您持有的技术股才气更快达到两成的上限呀。”

“请你放心,我必然会尽我所能,帮南海边地公司引进欧洲技术人才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时,本钱总额是650万盾。

毕竟在印度洋,他们能够掳掠,而在东亚海疆,他们只能本本分分地做买卖。

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干,只要有正视科技的政策导向支撑,

“好了,接下来我们开端会商身股的份额。”

“必将会使我的尽力更加有效,更加事半功倍。”

但只要运营恰当,这点股本上的差异意义并不大。

实在李国助宿世也有近似的经历和心机,

李国助腹诽,面上却暖和地笑道:

“但您此次带来的风车技术,我只能给您两分的份额。”

按照出资的份额来看,李旦目前是南海边地公司实至名归的控股股东,持有37.5%的股分。

一定就是东印度公司总部的授意。

650万荷兰盾约即是136.8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