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卜师荐太史,齐侯驱管庄[第2页/共3页]
在姬宫湦授意下,内史伯朙接连撰写两份王命圣旨,而后交与卜师廿。
俄然任命太史柸与太史霘,世人天然明白,必定是卜师廿昨夜保举。
如此如何能算功绩?
卜师廿非常惊奇:“大王此举,略显仓促也。”
姬宫湦却不觉得然。
“现在淮阳郡太守空缺,暂由南阳郡太守屠休兼任。可命太史霘先行前去,待其在屠休麾下熟谙事件后,便到差淮阳郡太守。”
姬宫湦听完长羽甲士奏报,便赶紧诘问。
内史一门与卜师一家为世交,卜师廿更是内史冂挚交老友,是以内史伯朙并未多想。
管庄很有信心,将其等悉数打扮成东夷俘虏,而后便大张旗鼓,带领世人走水路,返回齐国泽卤之地。
姬宫湦略加思考:“那便让其前去接管归附之民,届时再论功行赏便可。”
“第三子太史霘,颇具仁德之心,为人办事有口皆碑也。”
每岁秋收以后,管庄需上缴十万石粮食。
“太史霘从未参与朝堂之事,倘若俄然让其出任要职,唯恐民气不平也。”
齐侯购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几近能够用横征暴敛描述。
卜师廿道:“太守乃一郡之长,太守属寮与县乡属官,无不将其视为目标。”
齐侯购当即决定,念在管庄苦劳,遵循此前所定,效仿周室河西超等农庄,在大河下流北岸泽卤之地,设立河北至公田。
……
卜师廿道:“大王斩杀褒姒后,太史柸痛饮三日三夜,直至吐血病倒。”
卜师廿如数家珍普通。
“大王重振周室,太史霘本就有退隐之心志,只是难以开口罢了。”
翌日凌晨,轻风寒凉。
“诸夷本就中原血脉,掺杂淮夷族人,有何题目?”
姬宫湦不由感慨一声。
“尔亲口所言,其为人办事有口皆碑。孤王念其仁德,是以委任要职,那个会不平?”
现在尚属开疆拓土期,武功并不急于一时,可缓缓堆集与沉淀。
现在却要上缴十万石,占产出粮食五成以上。
管庄司职河北至公田掌仓,带领两千东夷俘虏,卖力疏浚、开荒与耕作等事件。
如此来看,管庄统帅齐国救兵,没有功绩也有苦劳。
“此中会掺杂淮夷族人。”
“孤王此前为何从未听闻?”
管庄则以班师之姿势,前去齐侯购府邸邀功。
“莫非大王已心有所属。”
管庄早已筹办好说辞。
只要顺利建立据点,不管破钞多大,都是值得的。
卜师廿并未多作逗留,当即出发赶回镐京王城。
“四子太史煵,以及季子太史堹,孤王是否亦需对其二人加以重用?”
寺人尨等均是唯王命是从,即便有所不解,亦知其有精美之处。
“太史柸除文采以外,可另有其他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