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连理书落地,圆周率出炉[第2页/共3页]
祭公墩走进百花林时,神情非常懊丧。
宗国公姬黁清算好一应文书,便当即赶到百花林,向姬宫湦报喜。
内史冂道:“大王所行之事,令臣无从下笔。”
宗国公姬黁憨笑道:“臣大哥体衰,已然记不清,是否曾偶然间说漏嘴。”
两人一问一答,祭公墩却暗自有些焦急。
宗国公姬黁刚想辞职,却听甲士来报,祭公墩前来觐见。
祭公墩答道:“所谓一亩,广十步,长十步也。”
申侯使者为大夫吕章,听闻周王室将婚配者定为姬余臣,开初非常微词。
姬宫湦听任盐商发卖,便是通过抢占鳌头,争夺前期好处最大化。
大夫吕章忙道:“鄙人曾向宗国公劈面诉说。”
北国亦有盐矿,却一样产出苦盐,是以有商贾倒卖硝盐与细盐,以获数倍厚利。
盐虽不成或缺,平常食用量却极少。平常五口之家,一斤盐足以食用月余。
王城非常安静,姬宫湦正耐烦听着宗国公姬黁奏报。
制盐之术难以构成壁垒,估计不久便有商贾找出诀窍。
这清楚便是一桩大事,恰好究竟又显得如此藐小,小到令人忍俊不由。
姬宫湦当即命寺人尨摆驾,分开百花林,前去王城集市闲游。
“史家之言,当据实而录!若通过揣摩民气,便作出善恶之鉴定,岂不是有失公允?”
三今后,六月月朔。
“大王所言甚是!”
申侯对此竟无贰言。
祭公墩天然不敢明言,只能强颜欢笑:“请大王示下。”
祭公墩惊诧:“大王早已量过其数?”
宗国公姬黁在旁道:“臣对九数亦略知一二。祭公可先觅一块大布,间隔一寸划线,而后画圆计其数便可。”
祭公墩只得用心记下。
除镐京国人外,亦有王畿诸侯国子民,乃至另有很多北国商贾。
姬宫湦佯装不明以是:“司徒但是过于劳累,不肯再替孤王测量?”
宗国公姬黁不由得愤怒:“宣王之子,竟不及宣王之侄呼?”
“现在连理书落定,并告祭周室太庙,吾等已派人传讯姬余臣。”
大夫吕章直言不讳:“申侯本意,乃郑伯之子姬掘突也。”
姬宫湦悠悠道:“若还是巍峨大鼓,铺满广长均为一寸之皮货,所需之数为多少?”
蒲月,王问祭公墩,有径为二,其圆为多少。
大夫吕章顿了顿:“宗国公息怒!事到现在,鄙人只能传书申侯,稍后再多决计。”
“若径长一丈,便是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毫。”
祭公墩必定百口莫辩。
所谓北国,即秦岭以南之诸侯国,其国君多为异姓。
姬宫湦望向内史冂:“内史神情为何如此扭捏怪诞?”
姬宫湦大笑:“毋需焦心,九数储藏于六合万物,吾等埋头解之,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