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询亲王[第3页/共4页]
胤禛看着若曦,眼中尽是赞美之色,他悄悄点了点头,说道:“若曦,你想得长远,如此甚好。就依你所言,待今后合适机会,再为成宇请封。”
两人相视一笑,天井中,轻风拂过,花朵悄悄摇摆,仿佛也在为这伉俪间的默契而欢乐。
说罢,李德全接过食盒,为康熙布菜,吃到嘴里,康熙脸上的神情也垂垂舒缓开来。
康熙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皇爷爷听弘历的。”
胤禛微闪眼眸,看向胤禵,胤禵一笑,胤禛微微点点头,俩兄弟默契实足。
“弘历...好生读书,将来必然要做明君!”
“别的,马尔泰将军之子马尔泰成宇,在军中历练期间,表示优良,屡立军功。朕封其为轻车都尉,望其不负朕望,在军中持续奋进。” 康熙的声音再次响起,严肃而有力。
“老四……” 康熙悄悄地唤道。胤禛赶紧上前,跪在床边,握住康熙的手,说道:“儿臣在,皇阿玛,您有甚么叮咛?”
康熙抬开端,看着若曦,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嘴角微微上扬,暴露一抹淡淡的笑容:“还是若曦知心,朕现在对这些御膳实在提不起兴趣,就你做的还能吃些。”
但是,光阴无情,康熙的病情并未因若曦的悉心顾问而好转,这日,康熙天子已到了垂死之际,他躺在乾清宫的龙榻上,气味微小,眼神却还是果断。他环顾着四周,看着守在床边的德妃、舒妃、胤禛、若曦、弘历、胤祥、胤禵、胤誐等人,心中尽是不舍。
转眼到康熙六十一年,紫禁城的天空仿佛被一层阴霾所覆盖,全部皇宫都满盈着一种压抑而凝重的气味。光阴如刀,无情地在康熙天子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陈迹,他的身材日渐衰弱,往昔那如苍松般矗立的身姿,现在已变得佝偻,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眼,也多了几分浑浊。
胤禛握住若曦的手,拉着她在石凳上坐下,笑着说道:“西北大捷,皇阿玛下了旨意要册封你阿玛为奉恩辅国公。”
若曦迷惑地看着胤禛,问道:“哦?另有谁?”
若曦听了,心中一暖,轻声说道:“皇阿玛,能伴随在您身边,是儿臣的福分。现在儿臣也每天进宫陪着您呢。”
胤禛拍了拍若曦的手,安抚道:“不必担忧,这是皇阿玛的意义。”
次日早朝,康熙表示世人平身,随后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西北大捷,胤禵和马尔泰将军率雄师奋勇杀敌,一举安定青海之乱,实乃我大清之功臣。” 说到此处,康熙的眼中尽是赞美,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本日起,册封胤禵为询亲王,以示嘉奖。”
“皇玛法,孙儿不要做君王,孙儿首要皇玛法!”
康熙浅笑着点了点头,持续说道:“马尔泰将军留守西北多年,表示出色,为安定西北立下汗马功绩。朕特册封马尔泰将军为奉恩辅国公,望其今后持续为我大清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