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大秦开始的长生者 - 第104章 义和团运动

第104章 义和团运动[第1页/共3页]

林云缓缓地蹲下身,从身后的竹篓中,谨慎翼翼地取出那卷记录着溥仪即位的竹简。竹简的大要光滑温润,带着光阴的陈迹,仿佛在诉说着汗青的沧桑。他悄悄抚摩着竹简,指尖感受着竹片的纹理,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

林云的视野垂垂恍惚,泪水无声地滑落脸庞。他亲目睹证了这个王朝的兴衰荣辱,见证了无数的悲欢聚散,而这统统,都将跟着这个小天子的即位而走向闭幕。他颤抖动手,从袖中取出另一支削好的竹简,蘸了蘸早已筹办好的墨汁,在上面刻下了一行字:“宣统三年,溥仪即位,大清亡矣。”

落日的余晖洒落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上,将统统都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林云的身影垂垂消逝在暮色中,只留下那堆积如山的竹简,悄悄地躺在那边,保护着这段波澜壮阔的汗青。一阵清风拂过,卷起几片落叶,在空中回旋飞舞,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新期间奏响序曲。

紫禁城矗立的宫墙在暮色中垂垂恍惚,最后一丝落日的余晖也从琉璃瓦上褪去。林云站在宫墙的暗影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紫禁城最后的气味吸入肺腑。他转头望了一眼,太和殿的表面在夜色中愈发宏伟,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寥寂。

辛亥年的北风凛冽,紫禁城内倒是一片庄严。林云裹紧了身上的粗布长衫,悄无声气地站在太和殿一侧的角落里,那边堆放着一些烧毁的器具,恰好能够遮挡他的身影。他手中紧紧攥着那卷沉甸甸的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义和团活动的风暴囊括华北大地时,林云脱下长衫,换上粗布衣裳,混迹于避祸的百姓当中。他跟着人群展转于各个村庄,亲眼目睹了农夫们对“扶清灭洋”标语的狂热。他们手持粗陋的兵器,大刀长矛,乃至耕具,眼神中闪动着对洋人的仇恨和对将来的苍茫。林云曾亲目睹到一群义和团成员围攻一座教堂,用沾满火油的布条扑灭了教堂的大门,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氛围中满盈着刺鼻的焦糊味和人们的喊叫声。他也见过一些本来仁慈的农夫,在狂热的氛围下变得猖獗,对任何与洋人沾边的事物都充满了敌意。

而在他身后,那间他藏身的陈旧小屋里,堆积如山的竹简悄悄地躺在那边。它们层层叠叠,几近占有了全部房间。每一卷竹简都用细麻绳细心地捆扎着,上面还贴着写有朝代和年份的标签。竹简的大要光滑温润,泛着淡淡的竹香,在暗淡的光芒下,仿佛披发着一种奥秘的光芒。这些竹简,记录着上千年的汗青,从帝王将相到百姓百姓,从金戈铁马到诗词歌赋,都在这里留下了陈迹。它们悄悄地躺在那边,冷静地保护着这段波澜壮阔的汗青,等候着先人去解读,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