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泛舟北月河[第4页/共5页]
“小姓徐,名赛春。原是苏陵城城防军副将。三年前,因家中老母病故,回籍守孝。当今守孝期满,回城复职。不知你俩当如何称呼?”徐赛春娓娓道来,说到老母亲时,他的眼中模糊出现泪光,哀思之情溢于言表。
“一家团聚啊!不错,不错!恭喜大姐啊!”中年大叔喜形于色,朝着母女俩拱手作揖,由衷地为这对母女感到欢畅。
“就是,将军真是的,为何非得委曲公子亲身过来驱逐徐副将。而这徐副将架子也摆得太大了吧,至今迟迟未到。”仆人赶紧拥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还用眼睛瞟了瞟自家主子,见他神采不虞,立马转换话语,“公子,您也别太焦急,徐副将说不定是有甚么事情担搁了。”
其他船客也是相对少语,独一同业之人偶尔传来几句谈笑声。
苏陵城渡口人来人往,热烈不凡,通往城池的一条大道宽广非常。门路两旁的小贩们不断地呼喊着,声音此起彼伏,吸引着过路的行人。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商贩们的叫卖声交叉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活泼的贩子图景。
看到船客们调和相处的一幕,船家会心一笑,换了首曲子,接着哼唱。
歌声伴着江船南下,不时引得两岸行人立足聆听。放眼望去,这歌谣倒是与两岸风景相得益彰。山岳叠嶂、村落郊野,转眼即过。时不时能够看到两岸三五妇人浣洗衣物,谈天说地。另有成群结队的孩童,在岸上追逐打闹,在水中玩耍玩耍,欢声笑语不竭。两岸稻谷硕果初结,河中鱼虾成群,天空飞鸟掠过。
文似锦向来有夙起的风俗,此时她已醒来。因为坐了一日的渡船,非常困乏,略显烦躁,她便走到船头,对着船家低声问道:“船家,我们大抵几时能到苏陵城啊?”
陈佩芳被年青公子这连续串的行动吓得花容失容,连连后退。年青公子见陈佩芳对本身不睬不睬,顿时活力,持续胶葛不清。
不知何时,航船已过了一个新的三叉口,驶入朗月河,向东而行。
现在,船家早已交班,接力划桨。
仆人身前的年青公子穿着富丽,看似出身富朱紫家,面貌倒是普通,还自带几分纨绔气。他的脸庞略显圆润,面色微黄,眉宇间流暴露一丝傲慢。一双眼睛不算大,但也不小,眼神中透着机警。他的鼻梁挺直,嘴唇微薄,给人一种能说会道的感受。
船上之人谈笑风生,夜幕悄悄来临,明月升空,繁星闪烁。船客们简朴用餐充饥后,埋头歇息。
北月河水清多少?濯我衣冠沐我足!
航船向东行到不远处,就到了一个三叉河口。船家调转船头,进入北月河,溯流而上,往南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