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地万物,咱赐给他,才是他的;咱不给,他没资格抢![第1页/共4页]
朱元璋却暴露了笑容,劝道:“当年,司马懿病重快死了,还能以七十四岁高龄策动高平陵之变,汤和啊,你要鼓励些才好啊!”
朱元璋目光一凝,在三人身上扫视,缓声道:“谋反乃是极刑,这有甚么好审的,咱问你们,临死前另有甚么话要说?”
可他自洪武二十一年就告老回籍,对江山毫无设法,身材多旧疾,莫非朱元璋还要对他动手吗?
乾清宫内,三名犯人跪在地上,身后站着六名侍卫。
“我们不配做陛下的乡亲,我们离东乡另有四十里路呢,沾不上甚么光!”
该死的司马懿啊!
朱元璋目光如炬,紧紧的盯着汤和,当真道:“咱不是开打趣,咱说的都是真事。你晓得咱为甚么想要易储吗?想要把皇位传给朱权吗?”
“你们为甚么不报官?”朱元璋再度问道。
等侍卫将人带走后,朱元璋像抽走了脊髓,一下子瘫倒在了龙椅上,尽是褶皱的老脸上写满不甘,他想不通,这天下上的赃官贪吏就那么多吗?
何况,这类事竟然产生在凤阳。
只能暗自思忖,陛下莫不是被奸人勾引,或是日理万机乃至神思恍忽?这朗朗乾坤,怎会平白无端冒出个吃喝不愁、毫无纷争的处所?
“胡说八道!”
“如果宁王真要谋逆呢?”汤和问出了这个关头题目。
“劳役不是有粮饷吗?何至于此?”
一句反问,让朱元璋哑口无言,他沉默好久,也不晓得该如何说,只能轻叹一口气,问道:“乡亲们的日子,现在还过得这么难吗?”
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汤和顿时一愣。
汤和颤抖着身子,深深地跪了下来:“臣已经老了,随时能够死在路上,就不拖累陛下了。”
汤和明白了朱元璋的设法,也就是说,朱元璋巡查四边,发明大宁百姓安居乐业,宁王朱权聪慧爱民,让他有了易储的设法……
汤和苦笑道:“陛下,您怕不是谈笑吧?”
“粮饷?几个千户通同一气,半年的粮饷,被他们剥削了一大半,我们吃不饱,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饿的急了,就只能吃草,吃树叶,归正活不下去了,还不如搏一搏!”
“只是强一点吗?”
“告诉晋地的蓝玉,让他厉兵秣马;让李文忠带着京营赶赴燕地,做好兵戈的筹办;你我二人先行前去宁地,一探究竟……”
汤和略一沉吟,呆呆的扣问道:“殿下,您不会是想说,刚才就是在描述宁地吧?”
他的春秋比朱元璋还要大,前些年生了大病,到现在都没好利索。
朱元璋放下奏章,扣问道:“这三人犯了甚么罪?”
约莫过了半个时候,汤和拄着拐杖走进大殿,朱元璋挥挥手,让摆布尽皆退去,沉默了好久,安静的说出刚才产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