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削藩![第1页/共3页]

朱尚炳低下了头,并未辩驳。

“陛下不骄不躁,实乃圣君之相啊。有陛下这般贤明的君主,我大明何愁不繁华昌隆。”

“是关于藩地的事情。”朱权看着朱尚炳,说道::“秦王已死,理应你担当他的爵位,但是遵循律法,当减少你的封地,你应当是晓得的吧?”

朱权一怔,脸上暴露淡淡的哀伤,随即目光落在朱尚炳身上,心中思路万千。

朱权面露忧色,拍着朱尚炳的肩膀,笑道:“不必急着归去,在都城多待些日子。”

朱权措置了一天政事,刚伸了伸懒腰,姚广孝便走了出去,笑着说道:“陛下本日可真勤奋啊,这么多奏章……想必当年的文景二帝,也不过如此啊!”

“明三代中,朕最看好的就是你,可你做成过甚么事?就连朕看不起的朱高枳、朱高煦这两人,一个肥胖如猪,一个无脑莽夫,可儿家还是敢上疆场,你呢?”

叔叔们,全都给爷死!

朱尚炳深呼一口气,眼神愈发果断,大声道:“不就是管理河套吗?臣现在就返回西安,将统统亲族迁徙至河套,不出二十年,不,最多十年,包管把河套管理的安妥!”

“遵旨!”

朱尚炳神采非常踌躇,游移的看着朱权,小声道:“陛下,河套固然已经属于大明,但是暴动几次,臣担忧孤负了陛下的信赖,要不陛下还是收回成命吧!”

要想拒蒙古于国门以外,就必须大力管理河套地区,这是“拒胡防变”的第一道防地。

近似于周天子分封。

“再者说,这些藩地仿佛是国中之国,不但享用着各地的朝奉,另有朝廷的俸禄。现在还好,但是二代三代以后,子嗣浩繁,身份又高人一等,不免不会逼迫百姓。”

姚广孝提及了当前环境,大多数的藩王听闻藩地窜改,虽有微词,但是情愿服从朝廷号令。

“可你倒好,刚获得秦王这个封号,就迫不及待的享用繁华繁华。朕成心培养你,成果你却畏缩不前,哪有一点你父亲当年的风采?真是让朕大失所望!”

“行了,道衍,朕最讨厌别人吹嘘了!”

“陛下,臣的父王朱樉因身材抱恙,医治无效,已不幸离世。”

朱尚炳的神采涨得通红,像是被人当众揭开了伤疤。

“这个动静,先别奉告太上皇,他春秋大了,不宜再让他蒙受打击了。”

“皇叔因何轻视我?”

再厥后,颠末大明留门生那件事情后,朝廷再也没有才时令制河套地区,名义上虽是归属大明,但是实际上蒙前人来去自在,成为了蒙古诸族的养马场。

朱权冷哼一声,说道:“朕明白你的心机,不过是不想去罢了。”

但是朱权的手腕,仿佛比朱允炆要暖和的多。

近似的例子,另有清朝期间的八旗后辈,领着朝廷的俸禄,每日逗狗遛鸟斗蛐蛐,嘿,小日子那过得叫一个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