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五斗米道张鲁[第1页/共3页]
“……也不知这板楯蛮现在到底在那边啊”刘瑁眯着眼睛,喃喃自语道。
孟平点了点头道:“此动静还是经我县传往绵竹的,我岂能不知。”
孟平恭敬道:“回大人,我县与宕渠三日一联络,据上一次联络已经畴昔了三天,如果宕渠无碍,那么明天该当收到他们的函件。”
刘瑁微微一笑道:“将来,我但愿五斗米道能够换个名字……”
刘瑁闻言又问道:“既然五斗米道传播性如此之广,而张修又有造反先例,我为何还要容尔等道徒?”
“我教创教至今已近两百年,教中财产虽未几但亦很多,能够捐出以助大人之大业!还望大人不弃!”张鲁沉吟半晌后,昂首道。
刘瑁领雄师到达垫江后,筹办稍作休整便北上宕渠,但他却没有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一名在汗青上也算留下一笔陈迹的人物。
张鲁闻言倒是不卑不亢道:“回大人,公祺从汉中而来,奉我家母亲大人的号令向大人禀告板楯蛮的动静。”
刘璝恭敬道:“昨日宕渠来信道:尚未发明板楯蛮的踪迹。”
“那大人可知现在宕渠县的环境?”
张鲁恭敬道:“本来我祖父创教之义,只为天下百姓供应一个居住养病之所,我祖父前后在邙山、承平山、龙虎山、鹤鸣山等地教养百姓,这些处所百姓可有造反之举?有造反之心的非五斗米道,乃张修也!”
很快,刘瑁就看到了在孟平以后那缓缓走来的张鲁张公祺,只见他身着褐色的绸缎长衫,头戴着一顶方帽,身材看上去倒是非常结实,一双清澈的小眼睛微微转动,仿佛能够看破民气,边幅平和中却还带有一丝霸气。
刘瑁高低打量后也不由得暗呼一声,“好一个张公祺啊,公然能上三国演义里的都不是普通人啊……”
“垫江令孟平见过别驾。”垫江县令在得知刘瑁的到来后,赶紧出城驱逐。
“我让老典、孝先与兄同业,再派两百精卒包管兄的安然。”刘瑁望着张鲁当真的道。
张鲁闻言,嘴角一咧,恭敬下拜道:“蒙大人不弃,今后张鲁愿效犬马之劳!”
刘瑁招了招手,道:“附耳过来。”随即在张鲁耳边悄悄吐出几个字“天师……”
张鲁闻言答道:“我可入巴山为大人招降七姓夷王,并让七姓夷王今后向州牧上税,永为大男人民!”
就在这时,垫江县令孟平去而复返,在门外大声道:“大人,县城外有一人前来求见,孟平不敢擅断,请大人决计。”
垫江县,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首要居住地;巴子城曾是巴国别都。秦惠文王十一年始设,附属巴郡,一向持续至今。此地在汗青上因为垂钓城之战击中蒙哥而赫赫驰名,但是现在却还只是巴郡一座浅显的城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