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辞官[第2页/共3页]
“卿既身子不适,户部事件沉重,或有不当,卿是探花出身,精于礼教,请任礼部侍郎如何?”
“朕尤记卿昔日在京之时,与朕言谈自如,行事中正,又屡授奇谋。
窃思臣以蝼蚁之躯,已竭涓埃之力,若再迷恋簪缨,恐将误社稷大事。
林如海忙道:
说着擦擦眼眶,又道:
林如海忙道:
“卿携此大功,又在扬州十年砥砺,朕正欲已户部侍郎一职,虚位以待,卿不如临时委曲,今后再立新功,何愁不登宰辅?”
“臣,伸谢陛下隆恩。”
‘抑盐商,盈国库,治京营,调边军’。
“这只一件小事,朕已允了,然卿之大功,仍不成不赏,卿既不肯再案牍劳形,朕也不好再强求。
“卿离京之时,朕尤记卿家风采,多么士人风骚,现在不过十年,何已老迈之此?”
臣一己之私,妄求圣意,贻笑风雅。”
以林卿之女为嘉宁县主,赐婚靖远伯。林卿觉得如何?”
崇宁帝闻言,大惊失容,赶紧亲手将林如海扶起来,口气微微责备道:
“臣在扬州十年,举步维艰,不能寸进,岂敢言功,独臣之弟子,虽幼年无知,另有三分胆气,更有一腔忠心,今后倘有疏失,愿求陛下看在老臣的面儿,略加宽宥,臣便别无所求。”
林如海又连连叩首道:
“况卿方立大功,虽不欲为官,不成不赏,卿如有所求,请直言相告,朕无不允。”
天子点头道:
公然待他一走,崇宁帝便从御座上起家,竟走下堂来,林如海见此,也不敢再坐着,忙起家相候。
“十年不见,林卿蕉萃很多。林卿为朕窜改盐法,呕心沥血,朕已知之,幸赖现在盐法已成,林卿大功,朕以后另有重赏!你我君臣联袂,必能使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臣本一介愚鲁,虽焚膏继晷,尤恐负陛下之重托。然迩来每对菱花,但见鬓边霜色渐深,偶闻更漏,更觉胸中气血翻滚,已恍若秋蝉抱露,难振薄露。
天子将林思衡赶出去,却将林如海留下,林思衡对此倒也有所预感,与本身比拟,毕竟师父才是天子亲信之臣,便是连本身屡得重用,只怕多少也是沾了这弟子身份的光。
崇宁帝见他亲口三请,林如海还是不该,便知他果然是铁了心要去官了,仿佛也动了豪情,眼眶微微泛红道:
“非臣居功自大,妄自负大,臣迩来读书,已觉老眼昏花,不耐案牍之劳,倘任部院之职,恐戴罪之日不远矣。”
林如海还是苦笑着点头,似是不耐久站,还微微打了个趔趄。
“陛下自是圣主,非臣大胆,怠慢君父,实是大哥体衰,迩来常有昏聩之举,不堪奔走。”
“陛下宠遇,臣本当极力相报?昔蒙圣上看重,委以两淮盐政之要,十载寒暑,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