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忠义之人[第2页/共5页]
与此同时,远在长安的李渊正在宫殿当中措置着政务。俄然间,一名侍卫急仓促地跑了出去,呈上一封加急函件。李渊接过函件一看,脸上顿时暴露欣喜之色。本来这封信恰是来自于李密,信中表白他即将前来归顺大唐。
李渊微微眯起双眸,目光落在不远处站立着的魏徵身上,心中暗自思忖起来:“这不过只是个小小的记室罢了,即便真让他逃脱了去,谅他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波来。但是,倘若此次他能幸运成事,那朕岂不是能够毫不吃力地坐收渔翁之利?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呢?”想到此处,李渊脸上不由闪现出一抹不易发觉的笑容。
更何况,仅凭本技艺中把握的一个黎阳仓以及现有的兵力,想要与各路群雄相对抗,无异于痴人说梦。想到这里,徐世绩更加感觉此事不成草率为之。因而,他开端几次考虑此中的短长干系,不竭地在脑海中阐发各种能够呈现的环境和结果。
比拟之下,具有一身过人技艺的王伯当则荣幸很多,他被李渊直接授予了左武卫大将军一职,今后得以一展技艺、建功立业。至于魏征,固然他一向跟从李密来到了长安,但仍然担负着李密的记室之职,空有满腹经纶和一腔报国之志,却无处发挥才气,只能每日郁郁寡欢。
李渊难以按捺内心的高兴之情,不由哈哈大笑起来。随后,他再次细心地浏览起李密命人送来的这封信,思路也垂垂地飘回到了畴昔。就在一年之前,李密还是阿谁称霸一方、威风凛冽的枭雄人物,其权势之强大令人害怕。但是现在,他却遭受了兵败,不得不挑选前来归顺本身。想到这里,李渊心中感慨万千,对着身边的裴寂和因宇文明及败亡而方才归顺唐朝的封德彝感慨道:“想当年,李密何其风景,雄踞一方,无人能敌。可现在呢?竟也会落得如此了局,兵败来降。这乱世当中啊,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谁又能真正成为天下霸主,实在是难以预感啊!”
李渊面带忧色,急仓促地走上前去,拱手作揖,朗声道:“魏公啊!朕但是日思夜想,总算把你们给盼来了!这一起长途驰驱,历经风雨,诸位想必都已是怠倦不堪。快快快,请随朕一同前去,先将各位安设安妥,好生安息一番。”说罢,李渊便亲身引领着李密以及其身后的几位将领与谋士,朝着那巍峨绚丽、气势恢宏的太极宫缓缓走去。
远了望去,城门口人头攒动,旗号飘荡。本来,早已经等待在此多时的李渊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和高兴,亲身带领着一群文臣武将急仓促地出城前来驱逐。只见李渊身穿一袭富丽的龙袍,上面绣着精彩的图案,闪动着刺眼的光芒;他面带浅笑,法度妥当有力,如同一阵东风般大步流星地朝着李密走去。那双通俗而敞亮的眼眸中,毫不粉饰地透暴露对李密的朴拙欢迎之情,仿佛久别相逢的老友普通亲热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