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同甘共苦[第2页/共3页]
就在这时,门别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声,紧接着,一个熟谙的身影呈现在门口。
1988年,鼎新开放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动了无数民气中蠢蠢欲动的商机。
林煜推着自行车,手里还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看到屋里的于巧巧和李秀莲,他的神采刹时沉了下来。
固然鼎新开放后,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五千块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赚到的。
老王猜疑地问道:“真的这么好卖?我之前在南边看到也就一部分人穿过,这玩意儿在北方能行?”
他叹了口气,说道:“小煜现在不在家,你们要等他返来吗?”
她顿了顿,故作体贴,“……谅解你,三万块彩礼拿不出来,以是我们决定啊,不要三万了,就一万就行!”
林家老两口固然内心不甘心,但也只能把她们让进屋里。
……
林煜嘲笑一声,眼神如刀锋般扫过于巧巧隆起的肚子,“解释?解释你肚子里的野种是谁的?”
这个于巧巧,之前把他们儿子迷得团团转,现在又闹出这类事,他们内心对她实在没甚么好感。
屋子不算大。
“老王,你前次说的那种牛仔裤,另有吗?就是林煜那小子描述的那种,裤腿肥大的,叫甚么喇叭裤的。”
林母问道:“巧巧,你有甚么事吗?”
五千块!在这个万元户都少见的年代,五千块可不是个小数量。
李秀莲从速在一旁插嘴,“亲家母,甚么说清楚了?我女儿这但是怀着你们林家的骨肉呢!之前的事儿就是个曲解,我们明天来就是想跟小煜解释清楚。”
先得坐几天几夜的绿皮火车,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
几天后,苏广的货轮缓缓驶入南边港口,苏广找到了他的老朋友老王。
林家父母听到于巧巧的话,顿时惊奇不定。
于巧巧神采骤变,下认识想破口痛骂,作威作福惯了,这张嘴比茅坑还臭。
苏广耸耸肩,“我开端也感觉悬,没想到啊,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此次也是他让我来进货的,说是还要更多。”
只是于巧巧嫌弃地皱了皱鼻子,内心暗骂:这林家也太穷了,嫁过来岂不是要刻苦享福?
出了门,于巧巧气呼呼地往林煜家走。李秀莲在一旁紧紧拉着她,苦口婆心肠劝道:“巧巧,一会儿到了林家,你可得忍住脾气,好好跟林煜说,千万别再像前次那样了。”
固然苏广有货轮,但是飞行在茫茫大海上,从北方港口到南边,一趟下来也得五六来天。
林母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之前我们家小煜不是已经跟你说清楚了吗?”
不过胜在洁净整齐。
老王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老迈,能塞出来一个鸡蛋。
这年初跑海运固然比火车快一些,但风险也更大。
好不轻易把货弄到手,还得再扛着大包小包挤回绿皮火车,一起颠簸,回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