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横挑强梁李克用(1)昭宗即位,谋求变局[第2页/共3页]
杨复恭虽狂,却也没到公开与天子对着干的境地,何况把杨守立派在天子身边,也算是安插了本身的眼线。因而痛快承诺,并亲身带杨守立面见昭宗。
身后,杨复恭拥立僖宗的异母弟、寿王李晔即位,成为大唐第二十位天子——末代帝王唐昭宗!
昭宗惊奇地扣问如何回事,孔纬用手指着杨复恭说:“复恭是您的家奴,他都敢乘坐肩舆到前殿,还收养了那么多义子干儿,让他们执掌禁军、统领藩镇,这不是造反是甚么!”
西川一带,原忠武军将领王建有盘据蜀地之志,率军猛攻成都,节度使陈敬暄节节败退,光阴无多。
杨复恭常常乘坐肩舆(用肩扛的简便肩舆)到太极殿(正殿)上朝,寺人在宫内乘轿,礼节上绝对属僭越,放之前那但是诛族大罪。但现在却习觉得常,没人敢说甚么。
李顺节公然没让昭宗绝望,把杨复恭做过的那些违逆之事,全都在昭宗面前和盘托出。
昭宗在做藩王时就悔恨寺人,即位后杨复恭自恃拥立有功,倨傲犯警,昭宗非常怨岔。他一改僖宗时政事多出寺人的做法,常与宰相谋议家国大事。
一天,昭宗正与宰相参议各地反叛为何这么多,孔纬俄然说:“陛下您身边都有即将造反之人,更别说其他处所了!”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初六,唐僖宗李儇因病驾崩,年仅二十六岁。此时的帝都长安,颠末多次烽火早已不复当年色彩。
宰相孔纬、张濬劝昭宗效仿宪宗年间做法,按捺寺人权势,这也是昭宗心中所想。只是此时军政大权都在宦官之手,冰冻三尺岂一日之寒!
田令孜失势前去西川,杨复恭担负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左神策军中尉等职,成了朝廷绝对权威,其义子干儿遍及天下,皆手握重兵、独裁一方,仿佛一派大唐“幕后操盘手”的角色。
“文官弱、藩镇强、寺人狂”是中唐以来朝政的“三大痼疾”,虽经宪宗、宣宗两任明君管理,怎奈根系已深,没法彻除。
杨复恭义正辞严的解释:“我养他们,不过是让他们凝集民气、保卫国度罢了,怎会造反!”
喜好大唐气象请大师保藏:大唐气象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杨复恭、杨取信逃往兴元(陕西汉中),投奔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与武定军节度使(位于陕西、甘肃、四川交界处,治所陕西洋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绵州杨守厚公开造反。
他见证了僖宗在位时政令不可,声望渐衰的全程,有规复大唐荣光的宏伟志向。是以,对待朝臣极其规矩,渴求获得能帮手他实现胡想的贤臣良将。
烽火苛虐之下,人丁大幅锐减,多数州县只稀有百家残存。千里以内,炊火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