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飞花轻似梦[第1页/共4页]
魏况又上:“单于传姓名!”
魏况脸涨得通红,不敢看柳憕眼睛:“实在三成也是多说了,此人有七步之才,就算我兄长亲至,只怕也......你如果非想报仇,不如请西邸的人助阵,我是不成了。”
柳憕一怔,随即眼中现出刚毅之色:“五成也能够!值得一搏!”
王扬深思半晌,以下棋般两指推一花朵向前,口中一字一顿道:“先以壮骑突。”
一语双关!
王扬,奇才也!
以“尽”对“大”,让王扬这么一接,“大过当”就不是“大抵过当”,而是“大大地过当了”!那被北逐的胡王说得是谁,不也很较着了吗?更妙的是一个尽,还较着不是一个胡王。
魏况强作平静道:“杀伤大过当!”
必纵剑,一个必字,令人唏嘘。
王扬点头,连吟两句:“拜为大将军,诸将以兵属。”
同来多不复,复就是归的意义,就是说出征塞外,返来者少。加上这么一句,便多了几分苦楚的味道。
“实在吧......也不是五成......也就三成。”
“你放手!先放手.......好好好!”魏况放弃挣扎,看向柳憕,叹道:“文深,不是我不帮你,只是我没想到此人敏速如此。实在联语和联诗有很多类似之处的,他联诗既能联到如此境地,就算我们拼联语,我只怕......只怕也只要七成胜算。”
竹林内,柳憕快步追上魏况,一把拽住他的手臂,怒道:“你甚么意义?事前我们说好的,岂能言而无信?!”
不!不是一箭,是好几箭!也不是胸口,而是满身!不射成筛子,如何叫“无有完肌肤”?过往被碾压的一幕幕场景涌上心头,柳憕心气一断,再次败退下来。
更绝的是,王扬竟然反复用了陈孔璋的“水寒伤马骨”句,本来这句只是作为联句用韵的首联,冠在全诗之前,没有甚么特别的含义。现在在末端一加,顿时首尾相接,合而为圆!整首诗都变成了交战疆场返来、在长城下饮马时的回想!
魏况最善于的实在不是联句,而是联语。这是当时风行的一种文学游戏,在肯定主题以后,用压韵的体例将主题表示出来。比如主题为“危语”,就是要说表示伤害主题的话,东晋时顾恺之、桓玄、殷仲堪便在一起联过危语,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恺之说“井上辘轳卧婴儿。”殷仲堪有一个参军说:“瞽者骑瞎马,半夜临深池。”每一人都描述了个伤害的景象,这就是联危语。
谢星涵则悄悄呼出一口气。
所谓王融一誉,过于万金!而魏况以联语赛过孔休源,只此一条,便足以在京中横行。这也是柳憕把魏况拉来的底气地点,要当众在联语上挫败王扬,好好折一折他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