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飞花轻似梦[第3页/共4页]
侍女问:“此两花何从取?”
魏况最擅联语,于此道在国子学称为第一人,至今未有败绩,乃至还赢过竟陵王的西邸学士孔休源!
世人耳边反响着王扬的诗句,看着王扬面前,满桌鲜花,被风吹乱,健忘了喝采,也健忘了鼓掌。
乐湛点头,心道:“此句确有气骨。”
柳憕大怒:“你!”
王扬,奇才也!
魏况心惊。
魏况一边心中暗赞柳憕接得好!一边和柳憕一起想,下一句该如何往回圆。毕竟如果王扬接不上的话,又该转回两人这边了,如果到时两人都接不上,那不成笑话了吗?
王扬略一沉吟,看向柳憕,叹道:“无有完肌肤。”
四座彩声又起!
柳憕只觉胸口中了一箭。
谢星涵则悄悄呼出一口气。
世人都看向王扬,等他给这首诗来一个标致的末端。只是这诗已经写到这个份儿上,真的能贴切地收回来吗?
正想着,王扬嗓音降落,缓缓吟道:“饮马长城窟,同来多不复。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岂知联诗刚完,还没等柳憕抛出玩联语的话头,魏况竟借口有事,落荒而逃!
“不可!你明知我此人有两样东西不送人,一是书,一是女人,若非你当时拍着胸脯包管,我如何能够例外?!送都送了,你现在竟说——”
王扬淡淡回望,两指回探如龙:“折冲敢深切。”
魏况脸涨得通红,不敢看柳憕眼睛:“实在三成也是多说了,此人有七步之才,就算我兄长亲至,只怕也......你如果非想报仇,不如请西邸的人助阵,我是不成了。”
王扬略一思虑,沉声说:“万里草尽枯。”
以“尽”对“大”,让王扬这么一接,“大过当”就不是“大抵过当”,而是“大大地过当了”!那被北逐的胡王说得是谁,不也很较着了吗?更妙的是一个尽,还较着不是一个胡王。
这句诗也是话里有话。
王扬一句揽回:“共约参武卒。”
王扬听出谢星涵暗讽,目光扫过魏况、柳憕,笑着接道:“每战‘总’不如。”
大要上说少年带的雄师对匈奴的杀伤人数超越本身军队的丧失,但实是说,别看你王扬固然占了上风,但在联句交兵中,两边互有得失,我们这一方并没有完整被你压着打,实在是互有杀伤,只不过你能“大抵过当”罢了。
魏况手据桌案,盯着王扬,急声道:“走马出云中!”
“实在吧......也不是五成......也就三成。”
魏况最善于的实在不是联句,而是联语。这是当时风行的一种文学游戏,在肯定主题以后,用压韵的体例将主题表示出来。比如主题为“危语”,就是要说表示伤害主题的话,东晋时顾恺之、桓玄、殷仲堪便在一起联过危语,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恺之说“井上辘轳卧婴儿。”殷仲堪有一个参军说:“瞽者骑瞎马,半夜临深池。”每一人都描述了个伤害的景象,这就是联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