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编外人员[第2页/共3页]
转念一想,赵勋感觉事情应当不是这么简朴,方才在衙署时,这老头说要去柳村暗访一番,此中定有其他隐情。
说到这,白锦楼苦笑连连:“老夫,已是好久未见过读书人谈民了。”
见到赵勋大失所望的模样,白锦楼哑然发笑。
赵勋躬身见礼,并没有狂拍马屁,他能看出来,白锦楼底子不吃这一套。
待二人走的远了,白锦楼轻声道:“朱紫,定是在肃县隐姓埋名。”
“马将军也莫要忧心,赵勋生于肃县善于肃县,又是可贵心有百姓的读书人,为你出运营策足矣。”
马岩神情一震:“长公主亲身前来?”
“你曾问老夫,我这知州白大人但是最喜没鸟用的诗词。”
“不成,如此发兵动众,惊了朱紫再次豹藏匿踪如何是好。”
赵勋连连点头,问的不是废话吗,不想当官科考干甚么,闲的蛋疼奶酸啊。
“只是方才回到堆栈中,又品读了一番你所做的诗词,老夫,无颜将你归入门下。”
普通环境下带入京中的多是自家子侄,令其增加见地交朋友脉,也算是历练一番了。
这是实话,在州城中,这老头不知见了多少读书人,凡是见到他的读书人,那都恨不得苦读所学的十足倒出来,表示出来。
马岩咧嘴笑了:“赵兄弟一看就是诚恳本分之人,书又读的好,脑袋灵光,末将多听他的就是。”
赵勋傻眼了:“不是,大人您的意义是您不…不是,我不配啊?”
“成。”
诗词,要看表情、看感情、看经历,按照某种经历表达出某种深切的精力,说浅显点,就是要有“故事背景”。
“老夫问你,你可愿入朝为官。”
“应是如此,你需留在肃县,待长公主凤驾至,应不会大张旗鼓,肃县民风彪悍,谈及县中官员无不唾骂,是以对朝廷极其绝望,各种民怨,一旦从百姓或是朱紫空中传入长公主之耳,老夫失了颜面是小,州府一众同僚不免蒙受诘难是大。”
这件事马岩倒是懂了,可另一件事他不懂。
“本来如此。”马岩喜笑容开:“寻到就成,寻到了也好回京交差。”
“便是寻到了也莫要张扬,需先行禀明宫中,八成,长公主会亲身将朱紫接归去。”
“是,那门生目送您。”
白锦楼止住了脚步,凝睇着赵勋。
白锦楼没过量解释,赵勋天然不会主动去问,前者不说,他问了也白问。
一老一少走出公堂,赵勋本来掉队半步,白锦楼微微一笑,令他并肩而行,马岩带着一众将士跟在三丈开外。
“大人,那为何不从州府调拨干吏来这肃县任职,末将是武人,那赵公子也不过是举人罢了,末将怕…”
“不错,若国泰民安,诗词歌赋自是锦上添花,正如你所说,上有所行下必效之,知州考校文采考校诗词,读书人也好,官员也罢,皆研学诗词,谁又会去治民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