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徐氏略记 - 曹魏重臣徐邈(1)

曹魏重臣徐邈(1)[第2页/共7页]

嘉平六年(254年),朝廷悲悼思念廉洁高洁之士,魏帝曹芳下诏说:“突显贤达以及品德高贵之士,圣王向来正视;推举善人,指导厥后人,孔子也很歌颂,已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都在前朝任职,历任四代,率兵出讨,帮手朝政,忠心为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故以后,家无余财,朕特别嘉赏他们。现在赐给徐邈等人的家眷粮食二千斛[hú]、钱三十万,特此布告天下。”

王濬又任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交界,兵士苦于战役徭役,生了男丁多不肯哺育。王濬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条目,减轻差役课税,生养者都可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稀有千人。

徐邈另有一女,名不详。据传才貌俱全,嫁于西晋名将王濬。

《隋书·经籍志》记录晋辅国将军《王濬集》一卷残破。梁二卷,录一卷。今存诗三首《从幸洛水饯王公返国诗》《祖道应令诗》《平吴诗》。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遵循唐朝常例,为当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含王濬。

卢钦曾着书奖饰徐邈说:“徐公志气弘大,行动高洁,才识博识气势英猛。他的政治办法每当实施时,高贵、稳妥而不暴躁;朴重而分歧流合污,博识、深远而死取信约;雷厉流行却又能宽以待人。有人以为能清正公廉很难,而徐公等闲便能做到如此。”

就在这时,度辽将军鲜于辅挺身而出,为徐邈讨情道:“主公息怒!常日里那些喝醉之人,常常会将清酒尊称为‘贤人’,而将浊酒称作‘贤人’。依微臣之见,徐邈向来脾气谨慎慎重,此次想必也是因为酒醉才口出大言,纯属胡言乱语罢了。望主公念及他昔日之功,饶过他这一次吧。”

太康元年(280年)仲春初三,霸占西陵,俘获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初五,霸占荆门、夷道二城,俘获监军陆晏。初八,霸占乐乡,俘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投降。十八日,晋武帝下诏进王濬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军事。王濬从蜀出兵,兵不血刃,无坚不摧,夏口、武昌的吴军,无敢支吾顺从者。因而挥师逆流而下,直抵吴都四周的三山,孙皓调派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抵抗王濬,张象瞥见晋军旗号而投降。

嘉平元年(249年),徐邈归天,享年七十八岁。朝廷按三公礼安葬,赐谥号穆侯。他的儿子徐武担当爵位。

分歧流俗

徐邈自幼年之时起,其贤达之名便已远扬四方。当那位雄才大略的丞相曹操挥师安定黄河以北广袤地盘之际,一眼相中了徐邈这位才调出众之人,并将其征召至麾下,委任为丞相军谋掾一职。在此期间,徐邈揭示出出色的智谋和策画,深得曹操赏识。随后不久,他受命前去奉高(现在位于泰安岱岳区鼓县村一带)担负县令。任职期间,徐邈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无益于民生的政策办法,使得本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次序井然有序。因政绩斐然,他很快获得晋升,荣升为东曹议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