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臣徐陵[第5页/共10页]
自从孙策担负会稽太守以来,他一向非常正视人才的提拔和任用。此中,虞翻因其出色的才气和高贵的品德,被孙策任命为会稽的功曹。但是,孙策对虞翻的正视远不止于此。
厥后,孙权受封为吴王,停止昌大的庆功宴。宴会之上,宾朋满座,氛围热烈不凡。孙权兴趣颇高,亲身起家向世人顺次劝酒。当轮到虞翻时,只见他俄然趴在地上,佯装醉酒不醒,连酒杯都不肯端起。孙权开初并未在乎,持续向下一名来宾敬酒。
提及虞翻的暮年经历,那也是颇具传奇色采。最后,他效力于会稽太守王朗帐下,担负功曹一职。但是,运气的齿轮开端转动,当孙策带领雄师气势汹汹地打击会稽之时,虞翻刚好遭受父亲离世之痛,正处于守孝期间。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战事,虞翻决然决然地放下哀痛,身着丧服仓促赶到太守府邸。
日行三百
虞翻对于学问孜孜以求,从未间断。特别是暮年在交州期间,讲学不倦,弟子常数百人。据《三国志》及其注载,虞氏为《老子》《论语》《国语》作过训注,并着《明扬释宋》。考《隋书经籍志》:“梁有《古文论语》十卷,郑玄注;又王肃、虞翻、谯周等注《论语》各十卷。”唐陆德明《典范释文.叙录》:“《论语》虞翻注十卷。”此即《论语》训注。隋唐志着录,有虞氏《春秋别传国语注》二十一,此为《国语》训传。又隋唐志着录,并有虞氏《太玄注》十四卷,此即为《易扬释宋》(扬,扬雄。宋,宋衷)。《典范释文.叙录》:“《老子》虞翻注二卷”,《隋书经籍志》着录不异,此即《老子》训注。别的,虞氏还为《孝经》、《周易参同契》作过注。《典范释文》卷二载虞注《参同契》云:“易字从日下月。”便是其证。虞氏于《周易》成就最深。这首要得之于世代家传易学和他本人处战习易而不辍,博览众家之易说。
痛定思痛的孙权开端记念起那位虔诚直言的臣子虞翻来,当即命令派人前去交州寻觅虞翻。如果能够找到他尚在人间,便要将其安然护送至建业;倘若不幸发明虞翻已经离世,也要将他的尸体归还会稽故乡,并安排他的儿子入朝为官。只可惜,当使者们赶到交州时,获得的倒是虞翻已然归天的凶信。这位心系国度、才干过人的忠臣终究以七十岁高龄分开了人间,令人扼腕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