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官员徐祚之[第2页/共6页]
义熙十五年(419年)一月二十八日,刘裕派王韶之殛毙晋安帝。刘裕本人成心自称天子,但因为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以后有二帝”,因而刘裕为合适图谶所言,便于立司马德文为天子,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桓玄先是废掉并诛杀了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二人,完整消弭了潜伏的威胁。紧接着,他又毫不客气地自封为丞相、太尉等要职,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东晋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在安帝统治的初期,朝廷的各项政策首要由以太傅身份摄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卖力主持。提及这司马道子,他乃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同胞弟弟,开初担负司徒一职,并受封为会稽王。待到司马德宗即位之时,便任命司马道子为太傅,让其代为摄政。仰仗着亲叔叔这一特别身份,司马道子得以顺利地帮手幼主,进而紧紧把握住了东晋的大权。
义熙元年(405年)三月二十四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晋安帝和司马德文逃往江陵。六月十九日,桓玄被杀,晋安帝为天子,复封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又加封为徐州刺史、大司马、司徒。但好景不长,六月二十六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晋安帝司马德宗被俘。
司马元显倒也算有些手腕,颠末一番策划布局以后,胜利地肃除了王恭和殷仲堪这两股强大的权势。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场混乱局势当中,桓玄趁虚而入敏捷占据了江陵,并以此为据点慢慢掌控了东晋将近三分之二的广袤国土。
太元二十一年玄月庚申日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庞大的变故即将来临。就在这个看似浅显的日子里,令人震惊的事情产生了——孝武帝竟遭张朱紫残暴殛毙!动静传出,朝野高低一片哗然。
次年,贼心不死的王恭结合庾楷,又伙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人再度暗害造反。此次叛军一起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径直杀至建康城近郊方才被勉强弹压下去。终究,王恭兵败身故,结束了其长久而波澜壮阔的平生。
喜好徐氏略记请大师保藏:徐氏略记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见任务完成,兵士们相互对视一眼,然后毫不踌躇地纵身一跃,翻过围墙消逝在了茫茫夜色当中。就如许,不幸的司马德文在毫无防备之下被残暴地殛毙了。
禅位归天
自从掌控建康以来,桓玄可谓意气风发。他不但统领着满朝文武官员,并且还将统统首要事件十足包办于己手,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不幸的司马德宗,则再一次沦为了权臣把持之下的傀儡天子,落空了自在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