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 第223章 寻亲

第223章 寻亲[第2页/共3页]

余诚听后笑道:“庆余堂的人已经来找我汇报过了,那些能证明是孩子亲生父母的,就让他们把孩子接走吧。”

余诚此时正在书房,整小我蜷在罗汉床上捧着本书正看得津津有味,装腿伤用的夹板随便的扔在鞋边。

来到书院中,教员还没有来。陈恪没精打采的趴在桌上,后背俄然被人重重拍了一下。

两人在船埠依依惜别后,顾君恩才命船夫扬帆起航。他此行的任务目标除了余家军,另有远在武昌的张献忠。

每天在太阳底下跑步、练拳脚搏斗、练阵列队形,哪有在工科玩弄各种模型好玩?

陈恪哈哈笑着,杨展他爹是司令元从,从预科班轨制出来那天陈恪就晓得,杨展必定会被他爹逼着去当孺子军。

陈恪道:“工科,学点技术。”

“此次预科班,你想去那里?”

陈恪还记得他爹说过,这世上只要本身的技术最有效。日子再苦,世道再乱,只要有技术傍身,总归能填饱肚子。

陈恪看着四个小童被找来的亲生父母抱在怀中,一家人捧首痛哭,一时感受本身内心也酸溜溜的。

顾君恩随身带着的就有李自成写给张献忠的手札,目标是压服张献忠停止义兵内哄,连合分歧打官军。

当时余家军老诚恳实归顺则罢,如如有异心,便可命雄师分路会剿。余家军以一隅之地,莫非还能和天下局势对抗吗?

有感于部下人才的匮乏,余诚将目光盯向了这些半大孩子。只要春秋达到十三岁且完成了扫盲,识字率能读得懂文章,会查字典,就开端进预科班。

公然,杨展低头沮丧的说:“去孺子军。我爹说了,不去就打折我的腿。”

现在罗汝才已死,与李自成同一期间的义兵渠帅只剩张献忠一人。两军以往就有颇多龃龉,现在权势范围又犬牙交叉,闯营在安陆的驻军就与张献忠所部有过几起抵触。

船只顺江南下,速率很快,不一会就将荆州远远抛在身后。

顾君恩一向站在船头,回想着在荆州这两天的见闻,不由感慨难怪李岩会将余家军视作大敌,确切是有他的事理。

因为余诚不良于行,以是由崔应朝将顾君恩一起送到船埠,还从无双阁遴选了十几样礼品送给了顾君恩。

听到余诚利落承诺,崔应朝感慨道:“司令宅心仁厚,真是荆州军民之福!”

听到崔应朝返来,余诚才穿上鞋坐直了,面对本技艺下的谋士,特别还是以心机比较传统的封建文人,本身那涣散的模样说不定就会让他们感觉本身不被尊敬。

崔应朝听了也是无语,不过想到此事的影响,还是叮咛保护道:“让卫兵把他们先遣散了,让外人看了还觉得司令如何着他们了。”

崔应朝汇报完顾君恩的意向,又提及本身返来时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