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 第296章 致大同

第296章 致大同[第2页/共3页]

有近卫团兵士上前查抄,张文秀等人带着的佩刀都解了下来,又馊了身后才放行。

张定国给张文秀使了个眼色,就要前去偏厅。

那边李河见张定国如此咄咄逼人,顿时大怒:“猖獗!”

徐望不说话,只是笑着看向张定国。

而在此这个关头,余诚提出了“致大同”这个标语,远比李自成“均田免赋”的思惟境地更高。

“你一个败军之将,若不是司令开恩,成心放你一马,才让你逃离夷陵…”

余家军篡夺荆州时打出的灯号是“剿兵安民”,跟着余家军在荆州站稳脚根,这个灯号已经有些跟不上情势了。

“我便是张定国,前番率军偷袭夷陵的便是我,你们要杀要剐,尽可放马过来!”

“我要的是,致大同!”

余诚环顾席中世人,崔应朝等人都是竖起耳朵,恐怕从余诚口入耳到必定的答复。

“张将军这里走。”徐望拦住张定国:“您的位置在内里。”

想起当时景象,张定国尽是苦涩:“哪有甚么豪情壮志,当时连一口稀粥都喝不上,眼看就要饿死。投身义兵,只不过是想活下去罢了。”

“定国将军一时豪杰,如果放在偏厅接待,岂不让人笑我余家军不识礼数?”

“是啊!”余诚也在感慨:“开初我也不过是开封城内一商贾,安安稳稳妥一个大族翁。若非这世道逼迫,又怎会走上杀官造反这条路呢?”

如他二人的寄父张献忠,如已经身故的义兵渠首罗汝才,固然都是草泽出身,也各网罗着几套舞乐班子。

“如此说来,余司令公然也有介入天下的志向?”

“如此说来,余司令并无逐鹿之心?”

张文秀心中一紧,道:“这是何意?”

“我要做的,是要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余诚展颜一笑:“这朝代每隔个两三百年换一次,已经不是甚么奇怪事了。比起天子的那张龙椅,现在我有更大的目标。”

退席以后,余家军方面有崔应朝、李河、李光壂、徐望、张德厚作陪,一起接待大西军两位使者。

张文秀还想挣扎,解释说:“这是我使团副卫队长李富,你认错人了吧?”

至今留仍在王城内的只要两百来户百姓,这类环境也不会持续多久了。等余家军的办公大楼修建完成,余家军各部分和城内的百姓都会迁出来。

徐望解释道:“这些都是当初随司令南下的百姓,临时安设在王城内。”

张定国、张文秀面带苍茫,他们都是草泽出身,读书未几,不清楚“致大同”三个字背后藏着多深的希冀。

“据我所知,李自成也曾向贵军派出过使者,随后贵军便丢弃了武昌,莫非八大王也臣服了李自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