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北线无战事[第2页/共3页]
如此坚城,竟被李自成兵不血刃的拿下,莫非这大明,真的要亡了吗?
“青主返来啦。”韩霖看到是傅山返来,口中打着号召,手里一刻不断的清算书卷。行李能够由下人清算,书卷韩霖却向来都是本身脱手。
傅山与韩霖如遭雷击,韩霖说话声音都在颤抖:“如何会?我俩在山上看,并无烽火陈迹。”
李建泰由此进退失据,驻兵真定府踌躇不决,想往前与宣大兵汇合共拒大顺军,却贪恐怕死;想率军撤退回京,脸上又挂不住。
朝廷重臣纷繁劝止,情愿以身相代,崇祯最后选定了大学士李建泰,以“督师辅臣”的身份代帝出征。
山势险要,两人牵马下山,在山腰古寺前看到有一茶摊,便在此安息半晌。
因为是代帝出征,这场出征阵容浩大,停止了非常昌大的典礼,正阳门城楼上,崇祯以金杯斟酒连赐三杯,又把本身亲笔撰写的手敕及尚方宝剑交给李建泰,目送他率军出城。
或许是发明两人重视到本身伤口,老夫奉上茶水后笑着指着本身脸上旧伤说:“客长莫慌,我不是歹人,这伤口是几年前鞑子砍得。”
“雨公兄这是要走?”
韩霖爱好藏书,看到没见过的书卷画册都千方百计的求来。傅山手里原有一卷北宋画家燕文贵的《溪山楼观》山川画卷,转卖给太原潘氏,韩霖晓得后跑去太原,磨了半个月,破钞重金又从潘家采办到手,方才对劲而归。
想到刚才劝说李建泰解缆太原又遭失利,傅山也忍不住感喟。
茶摊老板是个瘸了条腿的老夫,脸颊上有一道四五寸长的旧伤,几近将全部脸皮掀起,看着分外可骇。
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随后渡河东征。动静传到都城后,崇祯天子寝食难安。
在李建泰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傅山低头沮丧的返回居处,看到与本身同时被募为军前赞画的韩霖正在清算行囊。
满朝文武中,崇祯之以是挑选李建泰代帝出征,就是因为李建泰是山西曲沃人,家中大富,希冀他破家抒难。
天下狼籍,避世不出也不失为一个挑选,可傅山还是有些不甘。
此时大明朝风雨飘摇,黄河以北几无可战之军。崇祯不甘心就此失利,在早朝时痛哭流涕,誓要御驾亲征,与大顺军决一死战。
傅山与韩霖无语对视,均是满心苦涩。
想到卢象升,两人也都是长叹短叹。当时鞑子绕道杀入大明要地,卢象升正值父丧期间,被朝廷夺情,盔甲下尽是麻布丧服。
韩霖是绛州人,在河东韩家久负盛名,韩霖与兄弟韩云、韩霞被誉为“河东三韩”。此中韩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更曾拜徐光启为师学习兵法,又向高一志学炮术,以兵学闻名当世。
傅山回顾最后看了一眼旗杆上飘着的“李”字大旗,重重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