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明末三大奇案[第1页/共5页]
可大臣们还是每天盯着立太子这事儿不放,磨了二十九年,皇宗子常洛总算是被立为太子了,这时候他都二十二了,刚戴上成年人的帽子。福王、瑞王、惠王、桂王也都成人了,连太子妃郭氏也定了下来。
打这儿今后,沈鲤、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这些个大臣们,一个个轮番上阵,要求立太子,跟皇上磨破了嘴皮子。皇上呢,嫌他们啰嗦,干脆不睬不睬。一向到皇子十三岁了,王锡爵这位老臣又死乞白赖地求,皇上才勉强同意让皇宗子和三皇子一块儿出阁读书。
大清军队那是英勇非常,一鼓作气打下了抚顺,把明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明朝一看,这可不可,得找个能人出来。因而,杨镐就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卖力辽东的战事。明神宗也是急得团团转,恐怕军队打久了,荷包子空了。因而,朝廷里的大臣们,像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赵兴邦这些,那是红旗一挥,催着杨镐从速出兵。
因而,清兵那是势如破竹,打下了辽东的好多城池和卫所。明朝一看,从速又把熊廷弼这位前御史请出来,卖力辽东的战事。同时,把杨镐、李如柏这两个不利蛋抓起来,送到都城鞠问,最后都判了斩首。
这时候,怪事来了,各地俄然呈现了匿名信,一夜之间,从宫门到大街冷巷,到处都是。信里大抵就是说郑贵妃想对太子倒霉,题目还挺吓人,叫《续忧危垃议》。这信里的故事,讲的是宋朝宋宁宗想立赵竑为太子,成果宁宗一死,史弥远假传圣旨杀了赵竑,立了理宗。神宗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天下高低民气惶惑,命令严查妖书,长安城里连小声嘀咕都不敢了。
而在这时,大清太祖高天子,也就是努尔哈赤,他在东方那是冉冉升起,势不成挡。戊午正月,人家直接宣布万历四十六年是天命元年,帝王的气数,那是已经定了,因而建立了后金政权,与明朝相抗。
光宗天子在的时候啊,还立了个妃子张氏为皇后。这时候,辽东那边儿,熊廷弼那但是忙得热火朝天,修城墙、练军队、互市贸、集粮草,硬是让辽东承平了两年。可没想到,御史冯三元、顾慥,另有科臣姚宗文这些人,因为私仇,硬说熊廷弼没本领还骗皇上。他们还拉帮结派,魏应嘉、郭巩、张修德、魏应科这些人也跟着起哄,一块儿弹劾熊廷弼。最后,皇上没体例,只好让熊廷弼回家等着检查,兵科杨涟还上书讨情呢,可皇上就是不听。成果,熊廷弼被革了职,辽东的事儿就交给了袁应泰。
左布政使朱燮元那是搏命抵当啊,石柱土司秦邦屏在辽东战死,他mm秦良玉接过了大旗,带着兵去援助朱燮元。成果,在成都城下,他们大败叛军。奢崇明父子一看不好,拔腿就跑,逃回了重庆。这事儿传到都城,皇上就让朱燮元当了四川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