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唐盛极而衰[第3页/共6页]
再说那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此人长得肥头大耳,肚子都垂到膝盖以下了,常自称重三百斤。他表面看起来浑厚坦直,实在一肚子坏水。在皇上面前应对敏捷,还时不时来点诙谐。皇上曾指着他的肚子开打趣说:“你这胡人肚子里装的是甚么玩意儿,如何这么大?”安禄山答复说:“没甚么别的东西,只要一颗热诚的心。”
有一天,皇上把宰相们召来筹议事儿,李林甫开口就说:“这事儿啊,是陛下的家务事,我们这些大臣可不好插手。”皇上一听,内心就稀有了,决定废掉太子李瑛,赐死在城东驿,连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也一并给杀了。
喜好口语汗青兴衰演义请大师保藏:口语汗青兴衰演义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杨钊一年以内升了十五次官,最后当上了文部尚书,文部实在就是吏部。杨钊因为传闻图谶里有“金刀”的说法,就请皇上赐名,皇上就给他赐名国忠。
皇上在位久了,渐渐地就滋长了豪侈的欲望,对政事也懒惰了。李林甫此人特别会揣摩皇上心机,整天在皇上耳边说张九龄的好话,皇上渐渐地就冷淡了张九龄,跟李林甫越来越靠近了。皇上即位以来,用的宰相,姚崇善于通达,宋璟善于守法,张嘉贞善于史学,张说善于文学,李元纮、杜暹善于俭仆,韩休、张九龄善于直言,那可都是贤臣,各有各的本领。
李林甫一死,杨国忠就当上了宰相。这家伙还派人诬告李林甫跟突厥的阿布思谋反,皇上就下诏追回李林甫的官爵,还剖了他的棺材。
新皇上跟兄弟们豪情深,群臣说代王成器他们职位太高,得打发到外埠去当刺史,皇上不得已,只好承诺了。皇后王氏也被废了,因为武惠妃当时候宠冠后宫,生了寿王瑁。李林甫就通过寺人跟武惠妃套近乎,说情愿庇护寿王,武惠妃感激他,就在宫里帮他说话。皇上一看,行,汲引他为礼部尚书。
这是白居易大名鼎鼎的《长恨歌》,写尽了唐玄宗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对时势的感慨,话说否极泰来,这乱世的繁华也是迷津人眼,到头来万事皆空,徒留遗恨。
从这开元二十四年开端,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当了宰相。再说那安禄山,此人机警得很,长于服侍人,大师都夸他,皇上也感觉他是小我才。开元二十九年,皇上让安禄山当了营州都督。从那今后,年号也改了,叫天宝,用“载”代替“年”,可国度的事儿倒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太上皇在位四年,五十六岁那年驾崩了。新皇上那是励精图治,啥事儿都得问问姚元之。姚元之为了避开开元的尊号,还改名叫姚崇了。姚崇告假回家的时候,保举了宋璟来接他的班。当时候,赋税轻,百姓富,唐朝的贤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那都是顶尖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