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王安石推新政[第1页/共6页]
方田法,就是把地盘遵循东西南北各千步分别红一个方块,然后测量地步,分红五等来定税。
吕诲说:“你也这么以为吗?王安石固然有点名誉,但他刚强己见,轻信奸邪,喜好别人阿谀他。听他说的话挺美,但用起来就缝隙百出。将来误国误民的,必然是他!”说完,就上了奏章死力劝谏。可惜啊,天子没听,把吕诲贬到邓州去了。
这些新法啊,一推行到官方,老百姓那是苦不堪言。比如说这农田水利法,就是要开垦那些烧毁的地步,兴建水利,然后收税。连当官的家里也得一样干活,不能搞特别。
欧阳修接着劝:“娘娘,您想想,您跟先帝这么多年,仁德之名传遍天下。当年张贵妃那么受宠,身后还被追封为温成皇后,您都能安然处之,现在如何反倒在母子之间容不下了呢?”皇太后一听,内心略微舒坦了点儿。
天子还在迩英阁让大臣们给他讲经史,有个叫刘敝的翰林侍读学士,讲到尧把天下传给舜的故事,就拱手说:“舜出身贫寒,尧却把位子传给了他,六合都承认,百姓都拥戴,没啥别的事理,就是因为舜孝敬父母,和睦兄弟,这类美德传遍了天下。”天子一听,神采都变了,皇太后听了也是大喜。两宫之间的曲解啊,就这么渐渐解开了。
这些新法啊,个个都是老百姓的灾害,特别是青苗法。早在英宗期间,邵雍和客人在天津桥上漫步,听到杜鹃鸟叫,就愁眉苦脸的。客人问他如何了,邵雍说:“洛阳之前可没杜鹃鸟,现在来了。天下要管理好的时候,地气是从北往南传的;要乱的时候,地气是从南往北传的。现在南边的地气传来了,禽鸟飞类是最早感遭到的。不出两年,皇上就会用南边人当宰相,多援引南边人,专门搞变法,天下今后就多事了。”成果,这话还真应验了。
这时候,有个叫吕诲的大臣,上书劝和,但两宫之间的疙瘩还是没解开。
王安石有词道: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豪杰。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现在千载后,谁与争功!又有诗道:爆仗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过啊,这宫里还是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寺人,比如任守忠,就在背后教唆诽谤。韩琦可不含混,拿出一张空头敕书,欧阳修已经签了字,赵概有点儿踌躇,欧阳修说:“你就签吧,韩公必定有他的事理。”赵概不敢违背。
这位天子啊,聪明睿智,担当了大统,对待大臣那是优礼有加,珍惜百姓,爱好贤士。每次做决策,都能出乎群臣的料想,绝对是个好天子。可惜啊,老天爷不给他时候,没能让他大有作为。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