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堂风波[第2页/共3页]
“恰是,若辽国知我大宋官家失落,焉知其不会趁机南侵?还请太皇太后、太后和两府相公以国事为重。”
曹太后上了年纪,比来身材不佳,听到赵顼消逝,更是急出病来,现在在帘后感喟,并未顿时颁发定见。
“且不说有官家亲笔圣旨为证,臣等千万不敢如此!”
“王相公好威风,你莫非忘了,你已经被官家罢了相位,现在不但不在府中自省其过,反倒在这垂拱殿上大言不惭,莫非,你觉得这里还是你发号施令的处所?到底是谁想当伊霍?!”
真正的好戏,这下真的开端。
但是,官家子嗣年幼,此前也并未立下太子。
王安石到底是王安石,格式就是不一样。
“我亦如是。”
“皇城使司,内侍总管,官家到底去了那边?现在两宫太后、文武百官俱在,你二人还不照实招来?”
常绍嘴角还在渗血,却咬住嘴唇,“官家让我等保密,我等宁死毋言。”
“我等不知。”
他不筹算在这个话题上胶葛,而是走到早就被双双押送起来的常绍和陈礼身前,先是朝曹太后和高太后施礼,而后才声如洪钟地扣问两人。
目睹百官们越说越离谱,终究忍耐不住的王安石正要出口怒斥,俄然,一个熟谙的声音从垂拱殿后门由远及近而来。
公然,很快就有别成心图的“鱼儿”出来搅混水了。
“太皇太后、太后,吕相所言有理,官家能够置国度于不顾,可国度不能没有官家。”
王安石一看,呵,看来本日是有人在暗中布局,筹办图谋大事了。
“我等也是这么以为的。”
“若要从宗室中择人担当大统,臣倒是想起一人,南阳王赵世哲,性行纯良,常怀仁爱之心,朝野咸闻其贤,堪当大任,是荣承大宝不二人选。今后若官家返,则帝位自偿还官家,若官家一去不返,则等官家子嗣长大成人,想必南阳王定会将皇位交还官家子嗣。”
如果官家果然失落,按某些士大夫的说法,那但是摆荡国本的大事!毕竟国不成一日无君,但是,当有人提到,官家另有子嗣时,又有人立马出来讲甚么主少国疑之类的用心叵测的话。
“吕惠卿!”
“臣附议!还请太后从宗室中择夫君代行君事!”
“官家乃真命天子!帝位岂是我等为人臣子能够群情的事,诸位当中,莫非有人想当伊尹和霍光吗!我王安石第一个不承诺!老夫倒要看看,何人胆敢行此不轨之事!”
“这也不说,那也不知!”
更让王安石感觉离谱的是,司天监的人不知受何人教唆,竟在这时候站出来,说甚么克日观察天象,发明荧惑守心、白虹贯日,这是国失其君,天下将乱之兆。
“辽国使臣不日就要面圣,此事事关我大宋颜面,必须尽快妥当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