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 价值三个亿的“永昌大元帅”金印[第2页/共2页]
明末农夫军中,只要几个首级才会自称“大元帅”。比如李自成绩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但因为避讳其父的名讳,他向来不消“印”这个字。
在凹槽的两边,别离刻着一排字。一边刻的是:永昌大元帅印。一边刻的是:癸未年仲冬谷旦造。
称呼烧毁了,并不即是金印也要毁了,人家乾隆的印章数都数不过来呢,张献忠的“永昌大元帅”金印,遗留下来也算再普通不过了。
遵循这枚金印上写的形成日期,当时候李自成都自称“新顺王”了,还能本身给本身升级,用个大元帅的金印啊?
是以,普通找到一个被水冲烂的箱子,或者一根原木,就能摸出一堆的东西来,这再普通不过了。
在安保职员的帮部下,唐伟东爬到了游船上,来不及喘口气,卸下身上的设备,舀了一盆水,接过安保职员奉上来的东西,现场就开端清理起来。
再说了,就算他不熟谙这六个九叠篆,金印后背,那不是还用“简体字”写着嘛。
印章上铭记的,是六个弯曲折曲的大字,字体是明朝官印上公用的九叠篆。
据传,张献忠的宝藏,金银都是用箱子和挖空的原木来装的,经厥后发掘证明,这也是真的。
尼玛,有这玩意儿在手,此次的容城之行,就算没白来,没让本身的这一番工夫白搭了。
细心打量着这枚,带着浓浓明朝气势的虎钮金印,要不是怕引发有人重视,唐伟东真想仰天狂笑一番。
当时候,李自成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张献忠就跟着自号称“永昌大元帅”。
东西别看体积不大,但分量实足,抱着它就像抱着一块石头,加上兜里装着的其他东西,想浮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易。
齐先生最善于的就是书法了,别说几个九叠篆了,就是金文、甲骨文他也有所浏览。
至于说甚么一级文物把牢底坐穿之类的,在唐老板面前都是扯淡。
唐伟东冲动的浑身一颤抖,这公然是那枚传说中宋某摸到的,然后八百万卖给了文物估客,文物估客又以一千三百万的代价,卖给了容城一名贩子。被警方追返来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度一级文物,其代价高达三个亿的,那枚“永昌大元帅”金印了。
估计他应当也是,碰到了一个沉银的“窝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