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夙世报怨,玄德进邺城[第3页/共5页]
当命令人将吉平毒打,打昏后又用辣椒水把他泼醒过来,几次三番,只是吉平咬紧牙关,没有招岀一字,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众官感受败兴,告别而散。
庆童挟恨,寻觅到机遇逃脱后,径往丞相府来告发,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何事。
次日,曹操假装头疯又发了,召太医吉平用药。吉平闻之暗想,此贼该死早死!便埋没毒药进府。曹操躺在床上,让吉平下药,吉平曰“此药可一服即愈。他叫人取一药罐,劈面煎之,药已半干,吉平早已经暗下毒药在内。亲手奉上,操明知有毒,遂迟延不平。
忧国用心疾,除奸入梦魂。
帝告曰“董妃已有身蒲月,望丞相怜之”。操曰“若非天败,吾已被害,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伏皇后告曰“丞相可将她贬入冷宫,待临蓐今后杀之未迟”。操喝曰“欲留此逆种好为其母报仇乎?董妃无法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绫一条,帝泣谓董妃曰“你在地府之下,休怪朕罢”。
汉室良医吉平,胸怀壮志凌云,董承密诏志联盟,欲挽狂澜将倾。
曹操又命令监宫官曰“从今今后,宗族外戚人等,不奉孤命,辄入宫门者,斩!守御不严,皆同罪,死”!又拔亲信兵士三千余人,令曹洪统领,觉得防察。
曹操才没有再议废帝。只是将董承,王子服,吴硕,种辑,吴子兰五家七百余人尽皆问斩。城中官兵见了,无不落泪。有诗叹董承曰:
不过人一旦走上死路以后,说与不说都不免一死!他终被曹操割舌敲牙,斩去十指,最后受刑不过撞阶而死。然后把庆童带上来与董承对证,问道“汝可熟谙此人乎”?董承面对庆童,持剑上前曰“逃奴罢了,当速诛之”。操大怒曰“谁敢擅杀人证”?承曰“丞相焉可听信恶奴之言”?
次日,曹操亲带虎卫军往董府探病,董承无法出迎。操曰“国舅昨日为何不来赴宴”?承对曰“微疾未痊,不敢轻出”。操笑曰“此非忧国度之病乎”?董承惊诧。曹操又问道“汝知吉平之事乎”?承曰“未知也”。
子服等人尽皆忌讳。因而曹操唤岀庆童对证,王子服曰“汝从那边见得”?对曰“你等一行六人,同在一处画字,岂容狡赖”。王子服面对曹操而言曰“此奴与董承的侍妾通奸,被国舅拿获,被责诬主,丞相不成信之”。
荀彧当即笑曰“此事不难,主彻夜刘备会来劫营”;此时毛阶也来向丞相言说须防刘备军在彻夜偷营。操见二人定见不异,乃命令全军分为九队,八队埋伏,一队虚立营寨,以等候徐州人马前来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