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3章 幸得谋主

第23章 幸得谋主[第2页/共5页]

成子龙俄然慎重作揖道:“将军,可否对鄙人说句实话,古有商王文丁之子箕子带领遗民东渡,建立箕子朝鲜,如果将军有机遇在安南初创一番奇迹,将军做还是不做?”

高衡道:“先生,您别一口一个将军的,我那里担负得起。”

实在成子龙也不是完整没有本身的小算盘,他已经是四十余岁的年纪,当代人均寿命并不长,四十多岁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了,如果能在死前做出一番奇迹,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别的,他在安南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高衡真能成事,跟在高衡军中,本身一家长幼的安然题目就处理了,搞不好本身还能青史留名。

“想必安南郑主和阮主两家夺权的事情你已经晓得了,实际上,两家的气力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在战役中,一向是阮主占有上风。安南南部敷裕,北部相对瘠薄,南北对峙后,得益于南边有更多良好的港口并且与西洋人来往密切,南部占有了更多的资本。非论是兵器设备,还是粮草物质,都比北面充沛很多。”成子龙道。

起码,能够帮忙他少走很多弯路,就像是步枪标尺那样,能通过它不竭修改精度,成子龙起到的恰是如许的感化。

“不,豪杰不问春秋,请将军收留。”成子龙道。

高衡沉吟了一下,成子龙说的环境应当是实话,明末这段汗青,他在军校学习的时候但是专门研讨过,建虏不竭叩关,火线战事吃紧,辽东丧失,边军尽没,朝廷的辽饷一年一千万分身都打了水漂。中原就更不消说了,后代描述明末官方惨状的册本小说数不堪数,凡是有点知识的都晓得。

“呵呵,高将军谦善了,挽救万民于水火当中,现由组建了两千民团,这如果放在大明,凹凸也给个游击了,如何当不起将军二字?”成子龙说道。

高衡有些奇特道:“这么说先生还是在册的官员,倒是我失敬了,我固然是号称小旗官,实际上官身还没有在州府报备,只不过是因为在疆场上杀了几个仇敌,才临时升为小旗官,即便是如许,大明重文轻武,先生乃是有品秩的官员,我应当见礼才对。”

成子龙笑道:“不错,恰是此理,以是他们的韧性远没有我们强,只要丧失到必然程度,就是想打,也没这个气力,总不能为了我们这一股外侨,变更天下兵马,那广平府他还要不要了。”

高衡正要说话,成子龙却制止了他道:“将军且慢,听鄙人说完。以是此次作战,将军不消过分担忧。固然情势危急,但我们有三个无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