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嗟我亦同然[第2页/共3页]
【次日,司马昭剑履上殿,坐到曹髦身边,曹髦诚惶诚恐:“大将军。”】
【“不成不成。”贾充反对道,“天子正在思疑主公,一旦等闲出朝,恐生内变。”】
——“伯约曾记否,当年你也是这么劝诸葛亮不要回师,而你和诸葛亮挑选了一样的做法。”
——“真的看得都血压降低了。”
【“陛下万勿听信小人之言,致生疑虑。”】
【“莫非他也想效仿曹芳?”】
——“曹髦:我就写了一首诗罢了,不至于如此吧,老铁们。”
【几日以后,贾充送来诗文一张:“多数督,这是陛下所作《潜龙诗》一首。”】
——“有一说一,三国内里连曹髦写的诗都比乾隆写得好。”
弹幕:
——“如果姜维的师父是魏延,刘禅明天就得下台。”
——“皇上,和这群泥鳅鳝鱼在一起能搞得好政治吗。”
——“十全白叟:有被冲犯到。”
——“烂泥扶不上墙,不幸了诸葛亮和姜维他们。”
【曹髦委曲道:“敢不服从?”】
弹幕:
——“这也太较着了吧……”
——“统统汗青都是当代史。”
——“乾隆:一片两片三四片。”
【司马昭问道:“此时伐蜀,如何?”】
【姜维道:“臣已夺祁山九寨,正欲收取大功,不想半途而废。”】
【夏侯霸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只是不知西蜀民气如何?”】
【“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可惜丞相不在,李严同是托孤重臣,胆敢禁止北伐大业都可杀,何况个小小黄皓。”
——“姜维:你说的仿佛我们大老远跑返来就不累了是吧?。”
【一个……两个……】
【司马昭站起家:“哼,我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于魏。”】
【“若不早些撤除,他必害我。”】
【“请陛下加封。”】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
【最后几近统统朝臣都站出,为司马昭请封。】
弹幕:
弹幕:
——“亮亮一走,蜀都城啥样了。”
【贾充不再多言:“部属先行辞职。”】
——“汉献帝:这个我熟。”
【侍官上前:“陛下,群臣上表,保奏大将军为晋公,加九锡。”】
——“伯约是大将军!不是丞相,不管内事。”
——“劝返的廖化是懂政治的。”
【贾充上前:“我愿为主公撤除此人。”】
【“卿且回汉中,待魏国有变,再出兵伐魏也不迟嘛。”】
——“姜维毕竟还是比不上丞相,竟然把官方都管理得有菜色了。”
——“如果刘禅能明辨是非,甚么皓都翻不了天,但是刘禅就是听信谗言,哪怕没有黄皓也另有绿皓蓝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