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国庆的小生意[第2页/共3页]
当大杨叔踌躇要不要卖的时候,太杨婶在一旁劝说道:“娃他爹,卖吧!留着干吗呢?万一被人家偷了,我们一分钱都拿不到。”
一其中年妇女看到李国庆的到来。
实在,他们这个收废旧的点,已经有多次被人家从门缝钻出去偷东西了,只是没抽到罢了。
“要多少钱?”
李国庆走进坡上的收成品店的时候,没有甚么人。
“在的,在的,正在里屋做饭呢,你从速出去吧。”
这其中年妇女是大杨叔的媳妇。
实在像这类自行车,有些都是别人偷过来的,颠末大杨树的简朴组装。
“来,吃鸡蛋配白粥,这模样吃起来不会噎着。”
屋里有点暗,只见大杨叔正在起火烧菜。
李国庆连声伸谢,“大杨叔,我真的不饿。”
“40块?那么贵啊?”
不会看上这类组装的。
“这是50块,你收好了。”说着就把5张10块的递给大杨叔。
大杨叔觉得李国庆是跟他开打趣。
“70块?如何能够?”李国庆表示思疑。
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有产业票,都是买新车。
次日。
看着两位长辈这么美意,李国庆只好坐下来剥鸡蛋。
有钱好办事,为了能让李国庆早点把三轮车骑走。
“三轮车我能够帮你组装好,但是这十几辆我不能够顿时组装出来。”
大娘婶在中间劝说道:“不就是一个鸡蛋吗?没值几个钱,坐下来吃吧,又不是甚么好菜的。”
“我跟你说,如果30块钱一辆,12辆,我给你360,你卖不卖?”
“那我如何骑走?”
“你这小子,别逗我玩儿,你晓得12辆二轮自行车要多少钱吗?”
过两天李国庆就要结束培训归去了。
当初也是因为听了大杨婶的话,才来到县里,两口儿过得还算乐呵,不消在家里对着儿媳妇。
大杨叔比较听媳妇的话。
大杨叔正在里屋煮东西吃。
厥后孩子立室,他们就到县里做起了收废旧的行当。
归正就是自在拼接而成。
听到大杨叔这么说,李国庆不美意义,“我没这个意义,您曲解了,我明天来是想提三轮车的,不是来蹭饭的。”
“有甚么不成能?你不晓得?很多人都没有产业票,底子就买不到新的自行车。”
“大杨叔,那你现在有多少辆自行车?”
到时用三轮车把这些自行车的配件拉到大巴车的处所,再把三轮车和这些货放到车顶拉归去。
比如把凤凰牌的轮装到了永久牌的车上。
看得出这个大杨婶和大杨叔一样,也是一个好人。
大杨叔仓猝吃了点粥和鸡蛋以后,就开端马不断蹄组装起来。
“你是说三轮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