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打仗[第2页/共3页]

“李大人,话虽如此,可疆场情势瞬息万变,轻敌乃兵家大忌。”

岳承恩反应快,侧身一闪,笏板重重地磕在了蟠龙柱上。

“待来年,我大宋规复元气,厉兵秣马,再与那辽夏一决雌雄!”

话音刚落,御史中丞立即辩驳:“此举过分怯懦,清楚是逞强于敌!”

“够了!”年青武将再也听不下去,猛地掀翻了黄檀木做的案几。

“愧对列祖列宗啊!”

“三天便能够建成了一座城郭,匠作院还用水力纺车织麻做帐篷,这十万流民,摇身一变,便能够成为军需作坊的劳动力。”

“单论那辽夏,经此数战,亦元气大伤。”

“那也是工部办事倒霉。”枢密副使辩驳:“官家命令用水泥制作流民营。”

此时,一个老六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计。”

“官家!大丈夫生于六合间,岂能耐久忍耐别人的威胁?”

“此时若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这些丰功伟绩当然令人敬佩,但哪一场不是倾尽国力?”

“为何会冻死?”

“我们大宋的每一寸地盘,都渗入了西部边疆兵士的鲜血!”

户部尚书气得浑身颤栗,“啪”的一声,把手里的紫檀笏板狠狠砸在枢密副使脚下。

宋仁宗扫视一周,缓缓说道:“王尚书心系百姓,所言民生艰巨,朕岂会不知?”

“祖宗给大宋打下了基业,我等就这么放弃!”

“现在有此良机,却要畏缩,让那些在疆场上捐躯的将士们如何瞑目?”

这话一出,众臣罕见地堕入了沉默,全部朝堂鸦雀无声。

“若辽夏成心停战,可趁机订立新约让他们上贡。”

“你责备工部对我撒气?”

连铜鹤香炉里冒出来的烟雾,都被这狠恶的辩论声搅得东倒西歪。

宋仁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够了!成何体统!”

“李枢密怜惜将士,力主雪耻,亦是一片忠心。”话锋一转,他眉头舒展,“可一味乞降,大宋严肃安在?冒然反击,又恐重蹈复辙。”

这个要求也算投诚。

一旁的礼部侍郎也开口拥戴户部尚书,“我等不成因一时之胜而自觉悲观,大宋的基业,容不得半点闪失。”

这一下动静太大,把殿前司的禁军都吓了一跳,他们从速按住刀柄,严阵以待。

“可先派使臣前去辽夏,以构和之名迟延光阴,刺探真假。”

夸耀武功。

这番慷慨激昂又满含忧愁的话语落下后,朝堂上一时沉寂无声。

枢密副使身上的鎏金锁子甲跟着行动“哗啦哗啦”响,他一把抓起沙盘上西夏兴庆府的模型,手一用力,模型的青砖城墙在他手内心被捏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