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172章 石料跟不上

第172章 石料跟不上[第1页/共3页]

“那也是明天赋有的事。老臣也已经知会建宁郡王,请他加快进度,尽能够多地抢运石块入城。

“殿下,老臣再加加码,争夺日产两千枚,这已经是上限了。”韦见素见李亨有些不满,从速改口。

二者,昨夜派出去的那几个细作,公然没让他绝望,达到了让田承嗣举棋不定的结果。

这还只是颜真卿单线作战,城东、城南还都处于寂静状况。崔乾佑雄师达到后,极有能够在城东和城北同时建议打击。城东和城北的投石车数量,比城南要多很多!

固然左相的位置还空着,但难保太子殿下不会将房琯这个门下侍郎扶正。论资格,房琯远远比不上本身。

现在的太子殿下,能够说是大权在握,能够自行任免宰相,不需求事前征得圣上的同意。

“一千枚?如何够?昨日颜侍郎所部就耗损了一千多枚!”李亨有点活力。

这个题目如果不能处理,必定会影响后续的战役。

以是,他不时候刻都在敲打本身,检验本身,恐怕做错了甚么,让太子殿下对本身不对劲。

以往的太子老是谨小慎微,恐怕说错哪怕一个字。而现在,他能敏捷洞察到题目的关头地点,并判定地给出实在可行的处理计划。

崔乾佑可不是田承嗣。比拟于田承嗣所部,崔乾佑的军队更加精锐,更加彪悍。

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只提观点,空喊标语,而以各种借口不付诸行动的人。

“报!”这时,卖力通报军情的侍卫快步跑了出去。

运进城以后,就在金光门四周设立石弹加工厂,如许便能够大大减轻运输的压力。

“殿下,目前最大的题目还不是出产速率跟不上,而是城中的原质料不敷用。”韦见素又弥补道,“老臣传闻,有些部分为了出产石弹,竟然将老百姓的台阶和磨盘都搬走了。”

就算一辆大车装三十石,一天也得三百二十车。”韦见素沉吟了一会,一五一十地说道。

“禀殿下,石弹的出产确切有点迟缓,光靠兵部和工部的工匠,完整没法满足战役的需求。”韦见素毕恭毕敬地说道,“方才老臣已知会京兆府,请京兆府帮手征集石工。

说罢,韦见素便仓促辞职。

遵循明天的战役强度,一天起码要耗损三千枚石弹。而据王思礼禀报,兵部和工部每天只能出产五六百枚,差异太大了。

固然裴冕、韦见素、狄若曦、王思礼等人秉烛夜战,几近彻夜未眠,将大抵的框架搭起来了。但是,要让这个机构真正运转起来,也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够处理的。

按一枚石弹耗损八十斤石块计算,一天就需求一千六百石,一个月就是四万八千石。

“有这事?王思礼不是请建宁郡王去城外汇集石块吗?”李亨又问。

昨日连败四场,对所部士气的打击非常严峻。非论是将领还是军士,一个个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不拉几的,提不起一点儿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