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第2页/共4页]
我看向太子,目光中尽是期许与叮咛:“寿宁,我要亲身前去善阐府为乌达吊丧。这段时候,朝堂之事就全权交给你和刘丞相了。你要多听刘丞相的建议,切不成意气用事,凡事以大局为重。”
实在憋闷得慌,我深思着找个清净地儿,就闲逛到了曲珍的佛堂。曲珍是个实打实的佛教信徒,这儿是她每日诵经祈福的处所。一出去,满室悠悠的檀香,温馨又平和,按事理讲,到了这儿,心便能跟着沉寂下来,可我在蒲团上坐了好半天,那股不安还是如影随形,如何赶都赶不走。
太子戴寿宁神采慎重地点点头,语气果断地说:“儿臣明白,父皇固然放心,儿臣定会和刘丞相同心合力,措置好朝堂事件,毫不让您操心。”我又将目光转向左丞相刘文海,诚心肠说道:“刘丞相,朝堂的安稳可就全仰仗您多操心了。如有告急事件,马上派人告诉我。”刘文海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鞠躬尽瘁,帮手太子,尽力确保朝堂稳定。”
表情 公然是一记炸雷
我点了点头,再次看向窗外,此时的天下被雨水洗刷得干清干净,花草树木都水灵灵的,透着一股清爽劲儿。我揣摩着,或许曲珍说得对,只要我把心态调剂好,用平常心去面对统统,那些烦恼也就不算啥烦恼了。
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雨中那丝丝凉意,说道:“曲珍,听你这么唠叨,我内心舒坦多了。也许真是我把本身逼得太紧了。”
我望着天涯的云彩,在内心冷静祷告,愿此行统统顺利,能够顺利摒挡好乌达的丧事,安抚好乌蛮族的民气,千万别让这场变故激发更大的混乱。
一会儿揣摩着朝堂上大臣们你来我往、暗潮涌动的争斗;一会儿又担忧边疆局势会不会一夜之间风云突变。这些事儿就像一团乱糟糟的麻线,在我脑袋里绕来绕去,如何都解不开。
午后,我在佛堂刚因着和曲珍的一番扳谈,寻得了半晌安好,陪侍寺人就脚步仓促、神采镇静地出去了。
我忍不住感慨:“这雨就跟糊口里的变故似的,冷不丁就来了,打得人一点儿防备都没有。”
没一会儿,高敬之仓促赶来。他一迈进书房,看到我满脸的严厉,立即单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陛下,如此孔殷火燎召臣前来,但是出了天大的事儿?”
但是哪有那么多顺心快意的事。
乌达不治已身亡,
我转过甚,一脸当真地看着曲珍,问道:“那到底咋做才气保持平常心呢?我身为一国之君,肩膀上扛着天大的任务,实在没体例对啥事儿都淡然处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