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古代奇事录 - 第190章 长安义魂

第190章 长安义魂[第2页/共10页]

百姓们的喝彩声中,郑崇义被押上法场。他面如死灰,浑身颤栗,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

一队官兵冲了过来,将孙霸等人团团围住。为首的恰是新任知府赵大人。

苏敬言的亲笔奏折、钱奎的供词、真账册、来往函件……一件件证据摆在郑崇义面前。他的神采越来越丢脸,最后瘫软在地。

公然,当天下午就传出动静,钱奎在县衙“突焦炙病”身亡。

“老丈且慢,”苏敬言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递到白叟手中,“这点情意,还请收下。”

“不可!”阿翠拉住他,“苏老爷,您不能去!那些人都是逃亡之徒,您……”

柳氏从袖中取出小方砚台,手不由得颤抖。那砚台上沾着些许暗褐色的陈迹:“这是在敬言衣服里发明的。我认得这个味道,是……是血。”

当晚,郑崇义的府邸张灯结彩,灯火光辉。天井里摆满了珍羞美馔,歌姬们在一旁翩翩起舞。席间,郑崇义几次敬酒,又让几个仙颜歌姬作陪。苏敬言却始终神采冷酷,对郑崇义的殷勤视而不见。

苏怀义赶紧伸谢皇恩。

郑崇义望着苏敬言远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垂垂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狰狞之色。他咬牙切齿地说:“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

苏敬言点点头,走到钱奎身边坐下。他用心输了几局,很快就和钱奎熟络起来。

苏敬言微微点头,翻身上马。他特地身着便服,头戴斗笠,看上去与平常商贾无异,目标就是想亲眼看看这华阴县的实在状况。一个月前,他接到朝廷密旨,华阴县上报的灾情与实际拨下的赈灾银两仿佛存在庞大猫腻,朝廷拨下的五万两白银,本应足以让这小小的华阴县度过灾年,可沿途所见,却令他触目惊心。

他当即找来东西,谨慎地撬开砚台。公然,在夹层中发明了半张书稿。

行刑那天,华阴县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繁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个赃官的了局。

话未说完,俄然听到内里传来一阵鼓噪声。几个衙役冲进赌坊,为首的恰是郑崇义的亲信捕头孙霸。

“这砚台……”苏怀义面前一亮,“内里有夹层!”

但是,就在他筹办将这些证据上奏朝廷时,郑崇义却主动找上门来。

“这位就是钱奎。”李福低声道。

白叟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客长有所不知,这华阴县的灾情,远比朝廷晓得的严峻很多。客岁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本年又遭了蝗灾。可那知县郑崇义,却将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剥削了大半。”

“闭嘴!”苏怀义厉声喝道,“我侄儿死得不明不白,莫非要让他抱屈地府吗?”

苏怀义赶紧接过布条,发明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细心一看,竟是钱奎的供词,详细记录了郑崇义如何教唆他做假账,如何剥削赈灾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