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淮南一叛王凌欲起兵,令狐愚试探楚王曹彪。[第3页/共5页]
“哦,既然如此,只随我厅中来。”
当舍人劳精拿出多数督王凌的亲笔信后,王广看完,不由惊出一身盗汗:“父亲好大胆,现在已年逾八十,竟然要做这类晚节不保,屠夷三族之事,实实的胡涂。”
令狐愚送走王凌,马上回中军大帐招亲信部将张式前来议事。
事遂定妥,舅甥就此拜别。
曹彪抛弃弓箭,马上带张式出来大厅。
曹彪倒是哈哈大笑:“来者何人?”
此时的白马楚王府衙当中,曹彪正在后花圃射箭,只见曹彪弯弓搭箭,对准箭靶放手,只听嗖的一声,箭便直射脱靶心。
“你我舅甥虽手握重兵,然一旦起兵,你我舅甥合兵一处,则也没法对抗司马懿,毕竟司马懿掌管大魏兵马。只得有个借口,获得朝廷调兵虎符,方可行事。然如何获得朝廷调兵虎符,愚则是一时候毫无主张。”
王凌也觉沮丧,然深思一下,倒是又变得愤然:“司马懿多谋,老奸大奸,需深谋之,如果天亡司马懿,必有契机。”
王凌点头:“必定诛杀司马懿,重修大魏社稷。”
令狐愚闻之大喜,马上备快马送张式前去白马一探楚王曹彪之意。
令狐愚不由担忧起来,满脸的忧愁之色:“应先行摸索于楚王曹彪方可。”
后王凌又历任青州刺史,扬州刺史,豫州刺史,所到之处,法度松散,军民欢心。
令狐愚说完,不由叹口气:“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楚王曹彪仿佛有些不耐烦:“何必如此婆婆妈妈。”
王广提心吊胆之间,与多数督王凌修书一封,修了看时,颇觉有话没有讲透,马上拿火上焚了,细心想好,重新再修。
楚王意已明!
令狐愚一番话,刹时提示多数督王凌:“拥立楚王曹彪为帝,定都许昌,便师出驰名,可发檄文集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以保我大魏社稷?”
都督扬州诸军事的多数督王凌的儿子王广此时正在洛阳城尚书台担负尚书之职,对此天然也看得清楚、明白,遂修书父亲多数督王凌,描述洛阳城惨状。
张式谨慎翼翼的问曹彪。
令狐愚一番话,刹时刺激到了张式:如果不承诺,这等事岂能让人保密?必定先是人头落地。如果承诺了,倘若真的事成,则是真的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既然如此,衡量利弊,则不得不承诺。
曹爽当政之时,令狐愚擢升大将军长史,后出任兖州刺史,驻屯平阿,与其舅王凌一起统兵于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