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乱 - 第18章 黄华、杨弘告发王凌,司马懿兴兵寿春。

第18章 黄华、杨弘告发王凌,司马懿兴兵寿春。[第4页/共5页]

杨弘虽如此说,然从杨弘的语气神态看来,倒是仍然充满惊骇。

“太傅,依太傅之策该当如何?”

司马懿却也不粉饰这类惊骇,但面色神情看起来仍然甚为安静:“怕虽是怕,但细心想来,仅仅以王凌、令狐愚所掌之兵有何气力对抗我大魏兵马?更何况现在令狐愚已是暴毙,以王凌一只孤掌,如何又能掀的起波浪?不过以卵击石罢了。”

司马懿见司空高柔说的如此切当,倒是稍作深思:“老将军,即便王凌、令狐愚谋反之事为真,然仅凭一个家臣的话如果就此上报朝廷,只怕不能让朝廷佩服反而落个诬告之名。多数督王凌年逾八十,对大魏可谓是忠心耿耿,朝野高低那个不知?那个不晓?仅仅凭一个家臣的话如何又能把王凌绳之於法?”

“何人?莫非诬告王凌?”

王凌细心策画一番,正欲调兵遣将:先去白马迎楚王曹彪,后去许昌。然还未等王凌排兵布阵结束,却听帐外军士来报:“报多数督,百尺俄然呈现千军万马,千军万马当中一支大纛顶风招展,上书司马二字,乃是司马懿率雄师达到百尺!”

杨弘一边快马直奔平阿,一边顿时几次思考:此乃谋反之罪,一旦泄漏或是失利,必定是夷三族。

司空高柔马上把杨康告发景象描述一遍:“若果单听杨康所言,确有诬告之嫌,但从战略来看,这类迎立楚王曹彪为帝,都许昌,集天下兵马以讨伐太傅的战略,绝非一个家臣所能谋得的。由此看来,王凌、令狐愚谋反乃为实事。不知太傅该当若那边之?”

“陛下,若果冒然出兵,必定轰动多数督王凌。王凌毕竟手握重兵镇守魏吴边关,只怕俄然风吹草动,惊的王凌鱼死网破,引发东吴窥视我大魏社稷,必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到时又会有多少边关将士为此丢掉性命?这些边关将士,都是我大魏子民,若果因了王凌谋反措置不当白白丧失性命,想来岂不痛心。故,王凌谋反之事,宜稳中求胜。”

两人签订结束,哪敢迟误,马上派快马直奔洛阳城,向朝廷上报王凌谋反!

杨弘担忧的岂能不对?

司空高柔倒是比司马懿更担忧,他担忧的是大魏社稷的安危。

“若果都想活命,只要一策。”

“黄刺史所言,弘甚是明白。”

司空高柔倒是再一次必定了王凌、令狐愚的谋反之事。

杨弘想到此处,不由渐渐平复表情,复又翻身上马,直奔平阿黄华之处。

“天若灭司马氏,黄华必定承诺。”

“不成,千万不成如此出兵讨伐王凌。”

王凌听完不由大惊:“司马懿率雄师达到百尺?”

天子曹芳不由顾忌司马懿年老,唯恐伤了司马懿,便就让司马懿发起带兵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