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陟罚臧否[第1页/共3页]
世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方秀士多,跟着起哄就是了,谁成想天子真的来了!
杨廷鉴顿时语塞,感受脑袋里有点乱。
终究,新科榜眼宋之绳上前一步,说道:“臣宋之绳请奏!”
“东长安门都坐满了,看模样稀有百人!”
“皇上驾到!”
朱由检又说道:“何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百姓征税,这叫取之于民,税收用来兴建水利,这叫用之于民。如果在修水利的过程中,银子被人揣进腰包,莫非不该该查吗?”
因而,他再次诚心肠说道:“陛下,臣并非反对查案,只是但愿陛下能够谨慎行事,勿要效仿太祖天子之时,因一人之罪,而连累数万人,导致朝堂动乱,大家自危。”
朱由检说道:“方才卿家所言,很多读书人,不晓得都有谁啊?”
“税收又来那边?”
“陛下,您……三思啊!”
朱由检点点头,说道:“他们贪了百姓的银子,朕若清查,便会民气惶恐,但是,朕若不查,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紧接着,十几名大汉将军上前,众学子不由自主退后,让出一条路。
“国库的银子,又来自那边?”
朱由检走到最前面,然后说道:“传闻诸位有事要跟朕聊聊?”
现场很温馨,只闻声此起彼伏的呼吸声,谁也不敢说话。
朱由检点点头:“准奏!”
朱由检却没有气恼,反而笑了笑,说道:“如果朕查到一半不查了,朝臣就放心了?”
朱由检说完,叮咛王承恩盘点侍卫,出宫直奔东长安门。
杨廷鉴心中无法,固然朝中确有犯警之徒,只是此番查案范围之大,牵涉之广,实属罕见,恐怕会伤及无辜,引发朝野动乱。
朱由检点点头,然后说道:“杨卿家是朕钦点的状元,有甚么话,直说吧!”
杨廷鉴这番话已经挑明,但愿崇祯天子不要效仿太祖天子,大兴连坐之罪。
“来自天下百姓。”
这时候,杨廷鉴站了出来,说道:“臣杨廷鉴,代表众学子,问圣躬安!”
朱由检神采平平,说道:“杨卿多虑了,克日闹出这么大的风波,是因为朝中有奸佞之徒,锦衣卫每抓一人,皆有其确实罪证,非是平空假造。”
魏藻德急得脑门直冒汗,说道:“陛下出巡,定有侍卫伴同,倘若局面混乱,定会武力摈除……”
“谁说要动他们了?”
朱由检反问道:“清者自清,若心中无愧,行事朴重,有何惧哉?”
洪武四大案,每桩案子连累甚广,动辄数万人。
“臣觉得,如此大范围地彻查旧案,岂不是将满朝官员逼入死路?朝臣大家自危,又如何能放心治国理政?”
杨廷鉴用力深吸,鼓足勇气,然后说道:“陛下,克日锦衣卫以查案为由,行动日趋频繁,不但朝中官员民气惶惑,就连官方亦是群情纷繁。诸多忠良之士,无端被拘,家中长幼日夜哭泣,哀声遍野。臣大胆,恳请陛下严加核阅此事,莫让锦衣卫之权,成为祸乱朝纲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