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245章 世子回朝

第245章 世子回朝[第1页/共3页]

目睹世人争辩不休,王座上的李倧闭目长叹,指尖深深掐入扶手。

他一把打掉李景奭手中的象牙笏板,然后重重踩上去,绣着云纹的皂靴踏着满地碎屑,逼近李景奭:”正月十五我在盛京看灯会,范文程大人指着朝鲜进贡的牡丹灯说‘花开得艳,可惜枝条太软。您猜摄政王如何回?他说‘那就把根刨出来换盆!"

李景奭踉跄后退两步,俄然扯开朝服,暴露胸口的箭疤:"老臣这条命是宣祖大王从倭寇刀下抢返来的!世子要当爱新觉罗家的看门犬,且从老臣尸身上跨畴昔!"

李倧顿时大喜,站起家说道:“吾儿何时返来?为何提早没有奉告?”

此人说的是汉话,口音里还带着盛京特有的卷舌,听起来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受。

大将李元利率先说道:“启奏国王陛下,明军屠我城池,杀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

李汪尚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嘲笑,眼神中尽是不屑,说道:“大明虽曾有过光辉,但现在已是日落西山,败北不堪。那些所谓的励精图治,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反观大清,国力强大,兵精粮足,摄政王多尔衮更是雄才大略,同一中原指日可待。”

世人纷繁昂首去看,竟然是昭显世子李汪。

“那就成全你!"

在世人的谛视着,李汪冷冷道:“老匹夫只记得二十年前的血,却看不见本日的刀!“

这段时候以来,北方战事几次传来捷报,包含东江镇在内,全部辽东的海疆已经被光复。

世人纷繁侧目,并非惊骇多尔衮,而是世子李汪的说话体例很奇特。

李景奭闻言,神采乌青,他颤抖动手指着李汪尚:“世子殿下怎的如此无礼?我朝鲜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如果见到世子殿下本日之态,恐怕也会痛心疾首!”

李汪尚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气愤,决然道:“父王如此软弱,难怪朝鲜国日趋式微。儿臣情意已决,即便您不肯开战,儿臣亦将擅自募兵,誓与大清共进退,抗击大明!”

有了水雷这类大杀器,建奴的船底子没法停止海战,只要敢下水,直接升天。

李汪站定后,先是膜拜施礼,然后说道:“儿臣在盛都城亲眼所见,摄政王已集结二十万铁骑,只待春雪溶解便要饮马辽河。这个时候与大明眉来眼去,是要让我朝鲜国三千里江山化作齑粉么?”

“吾儿可知此战一旦开启,将有多少无辜百姓流浪失所?我朝鲜国小力弱,如何能接受得起如此庞大的代价?”

“我朝鲜与大明同文同种,汗青渊源深厚。大明曾数次救我朝鲜于危难当中,这份恩典,岂能等闲健忘?现在大明虽有所强大,但对我朝鲜并无侵犯之心,反倒是大清,其野心勃勃,欲将我朝鲜视为囊中之物。世子殿下若自觉从之,只恐会将我朝鲜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