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流民歌心生恻隐 囤粮案引人生疑[第2页/共3页]
“您如此措置既替楚王瞒下了私运之事,又处理了常平仓丢粮之案,两州大大小小起码数十名官员胥吏得以保全,柳伯爷功德无量啊!”柳翀调侃道。
信写好后,柳翀一刻也等不了,连夜便寄了出去,然后满心等候的等着复书。
望州常平仓仓存最多不超越二万石,但是十万流民就算每人每日只耗损半斤粮,那么也最多能保持一个多月就会耗损殆尽,就算有交州仓的一万石作为弥补也底子保持不到秋收,既然如此,柳明诚哪来的信心招兵、募工?更何况一旦真的开端以工代赈,那就不能只供应稀粥,干粮老是要有的,那么每人每日所需就起码要一斤粮。他拿甚么养这些人?
“愧受赠礼,感君美意。感荷高情,匪言可喻。闻君躬行效化,有教无类,其为感佩,愿效仿之。又闻兄言流民惨痛,妾在深闺,难知一二,可详告否?”
“我明白,您放心。”柳翀辞职出来,韩炎递上一个纸卷,这是飞鸽传书刚传返来的。
“奉展芳翰,如见玉颜。依前所请,今书《流民歌》一首于后,差可描述一二:
旱风吹沙六合昏,扶携塞道离村落。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磨难具论。白叟状何似,头先于步足。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中弃小儿何忍看,肩挑襁负叫声干。父怜母惜留不得,持标自售双眉攒。试看担头何统统,麻捴麦麸不盈缶。道旁采掇力无任,草根木实连尘垢。于中况复婴锁械,负瓦揭木行且卖。描述已槁臀负疮,还庆未了征输债。千愁万恨具物色,不待有言皆暴白。”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也是无可何如之事。”
“是啊,可他想埋没甚么呢?他给这批粮食编了一个假的来源,如许就埋没了真正的来源,对,这批粮的真正来源!东观,去查查!”
“代替两家的新粮商找好了?”
他冷静踱回房间,将刚才写好的奏章撕了个粉碎!
想不到这女人竟另有些忧国忧民之心,柳翀思考半晌,提笔答复:
一看那清秀的字体,柳翀嘴角便暴露一丝含笑,心中开端发烫。他怕韩炎瞧出非常,也顾不上细看,便从速揣进袖中回房去了。回到房中,他这才拿出纸条一字一字细读起来。
早晨回府,柳明诚将案件成果奉告了柳翀。
实在,此时心中警铃高文的另有一人,便是杜延年。
“父亲,虽说您与那位柳德甫反面,可听哥哥所言,他此次赈灾有方,活人无数。在女儿看来,就凭这一点,他就与父亲普通,都是顶天登时的大丈夫!”
怪不得那日看到柳明诚招兵、募工的奏章便模糊感觉有些不对,本来不对之处便在这里!本身当时也是被缺粮一事搞得晕头转向,一时之间竟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