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白大夫功在当代 惠民院利在千秋[第2页/共3页]
“哦?如何回事,你说说。”
柳翀晓得那人多数是死于传染,可这里没有抗生素,这也是无可何如之事,因而安抚道:“这又不是你的错,你已经极力了。诶,刚才听你所说,你还会手术缝合啊?”
“嗯,你考虑的全面,就照你说的办吧。”
“是。”白郾规端方矩坐在车厢一角,仍然是不敢昂首看柳翀。
柳翀趁机提出来,以祁清瑜的名义创办一间“承平惠民院”,招收学徒,学制一到两年,不收学费,包吃包住。学成后要起首在承平惠民院办事五年,此期间薪资不高,仅够保持糊口,但五年后便可自行餬口,开馆也好,坐堂也罢,听其自便;若愿留下亦可,薪俸可另行协商。
“那人是前日上山砍柴遭到了猛兽的撕咬,抬过来时已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小报酬他清理、擦拭了伤口,又将大的创面一一缝合、包扎,轻微的外伤也用至公子给的酒精消了毒,也给他灌了药。至此,小人已尽了人事,剩下的只要听天命了。唉!可惜,那人昏倒了一天两夜以后始终高烧不退,最后......还是死了。”白郾有些懊丧,虽说那人的死不是他医术不精,可这个成果到底是令人遗憾的。
“是,母亲。”
“那你祖父归天以后呢?”
柳翀大为赞叹,他这才晓得本来其间也有外科手术及公用东西,现在医用酒精也有了,麻沸散也是有的,可惜没有抗生素,不然便能够研讨展开外科手术了。
“哦。这义诊之事你做的不错,但是你毕竟不成能总待在这里,今后若你走了,这里的百姓再找谁看病呀?虽说现在望州的其他大夫也在义诊,可那毕竟是受你影响,今后如果你不在望州了,他们也一定对峙的下去,到当时又该如何?”
提到此事,白郾神采有些黯然:“那人......死了。”
白郾被任命为承平惠民院首任院长,其他参与义诊的大夫也都被聘为了先生,轮番讲授。义诊的地点从安济坊搬到了这里,招生也同时开端。这第一批学徒不限定春秋、资格,只要颠末根本测验合格便可,并且招生范围也不限于望州本地,招生布告同时也贴到了榆东路其他各州。
“对!就是这个意义!”
有了州衙的支撑,很快,“承平惠民院”的匾额便挂在了同益街某一间店铺门外,店铺改成了前堂看病、后院煎药、讲授的形式。
“又没让你把门徒教成像你一样的神医,只要能诊断最常见的小病便可,并且也不必重新教起,能够招些有必然根本的学徒。”
“那......至公子说该如何办呢?小人毕竟只是一小我,没法兼济天下呀!”白郾不晓得柳翀问这话的目标是甚么,谨慎翼翼地答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