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捉硕鼠初见佳作 听堂审偶遇贞女[第3页/共4页]
“实不相瞒,门生的先祖曾在前朝宫中担负画师,这一对架格柜便是彼时宫中所赐。”
“老韩,再去买颜料,多买些!”
回府后,柳翀拔取了几幅画,又写了一封信,派仆人送至都城大长公主府交给那边的管事崔林。崔林遵循信中叮咛,将画送至都城最大的书画店寄卖。几今后又暗中安排人陆连续续将画以每幅三五十贯的代价买走,不久后,这些画又别离呈现在分歧的书画店中,随后又被买走,代价也涨到了百贯一幅。如此三番四次以后,这“存斋先生”的画代价便翻至了初时的十倍以上,“存斋先生”之名也在都城文人圈中初显。此为后话,临时不提。
“‘存斋’便是先祖雅号。”谭必解释道。
柳翀笑了笑,手中折扇指了指那对架格柜:“那对柜子不似普通百姓家中之物,可有来源?”
“捉老鼠哪能靠人啊!玖安、玖宁,把咱家库房那两只猫抱来,我们去谭先生家帮他捉老鼠。”大长公主府库房里贵重绢帛很多,怕老鼠糟蹋,平常便养着两只捉鼠的猫,此时恰好派上用处。
他将画轴一一展开,越看越爱,心中俄然有了个设法:“子思兄,可有想过替令祖立名?”
柳翀前日给他结了买画的千贯钱以及十贯钱的润笔费,画白痴大喜之余更加卖力,本日已经开端画第八套《封神演义》了。
柳翀故意不管这闲事,又看她们不幸,并且如许在衙门口堵着也不成体统,便开口道:“我能够帮你们写状纸,你们随我来。”
“那如何能行?你还是开个价吧!”柳翀不想占这个便宜,对峙要给钱。
柳翀出来听了一会儿,不过是些兄弟争产、邻居打斗之类的,梁焘能劝则劝、能和则和,劝不了的也大多是罚钱了事,偶有老父告儿子违逆的,也只是打儿子几板给老父出出气,终究还是劝和为主。梁焘这等“和稀泥”的做法与《渊律》并不完整符合,但却与儒家息讼止争的思惟非常符合,也算是无可厚非。
几今后柳翀又来书铺寻谭必,前三套书谭必已经各完成了七套,本日柳翀又送来一套《山海经(儿童版)》和一套《济公传》,柳翀本来想上架《西纪行》的,但是《西纪行》量太大,一时半会儿画不完,以是先选了两套稍短一点的。
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两个小厮抱着猫返来了,世人探听了住址,驾车奔谭家而来。
“是画了七八十册呀!”于掌柜的一指中间几近摆满了的书架,“《葫芦兄弟》和《童话故事》各画了两套,一共二十册,《封神演义》画了一整套,五十册,第二套刚画了几册就没颜料了,谭先生只好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