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 第281章 翁婿俩坐而论道 跪扶间尽释前嫌

第281章 翁婿俩坐而论道 跪扶间尽释前嫌[第1页/共4页]

祁翀忙伸手来扶:“父执请起,您对大渊有功无过,何罪之有?”

祁翀完整明白了杜延年当年的心机:如果当年是他即位,必然不会重用杜延年,而是会倚重柳明诚,柳明诚与先帝是一样的徒弟教出来的,施政体例不免分歧,虽是热诚君子,但思惟却有范围。而在杜延年看来,当时的那种正统思唯实在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要想改弦更张就只能另易新主!

“父执,我且问您,倘若一小我耕读传家,闲暇时又编些竹筐出去卖,他算是‘士农工商’哪一类?”

天下百业,‘士农工商’都不过是此中之一罢了,本不存在凹凸贵贱,贤人也从未说过‘工商’之辈便低人一等如许的话。以是说,都是一些半吊子庸人曲解了贤人之语,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朝廷若以此思惟为治国之纲,只会形成士、农与工、商之间的对峙,一样倒霉于长治久安。

祁翀对劲地点了点头:“百姓后辈接管名师教诲的机遇固然不如世家后辈多,成材率低,但胜在人数充足多,总会有那么几个出类拔萃的,这些人才是今后国度的栋梁之材、父执的左膀右臂!”

“望州算是个实验吧,也能够说是先行,”祁翀顿了顿,减轻语气道,“如果有机遇,我但愿是天下着花!”

再说贩子。世人一说贩子,便道是‘奸商’,借此标榜本身‘重义轻利’的品德,可这也太虚假了些!逐利乃是人道,贤人的七十二门徒里不也有长于经商的吗?贤人也并没有鄙夷其所为呀?倘若‘轻利’是贤人之道,那那些世家大族一个个贪得无厌、积累那么多财帛又是为的甚么?

他瞪大眼睛看了祁翀半天,清算了一下思路完整翻开了心扉:“世宗天子驾崩时,先帝领兵在外,未能在第一时候回朝,当时今上——也就是当年的齐王就已经对皇位虎视眈眈,危急时候,恰是殿下看不上的那些世家大族对峙保护正统,顶住了一股股暗潮,顺利比及了先帝回朝即位。正因为此,先帝即位后对世家后辈非常倚重,逐步构成尾大不掉之势。

杜延年思考了很久,长叹一声道:“以是,殿下诸般作为都是针对世家门阀的!先帝当年若能听到殿下本日这番话,或许......”

“父执不信?”祁翀见他点头,也明白现在的读书人大多受“成舒静学”影响甚深,特别是科举出身、受过正统教诲的这些人,这一点他在柳明诚身上已经领教过了。

“以是”以后的话不言而喻,杜延年没有持续说下去。

杜延年大为震惊,这番话此中的事理他不是不懂,但倒是与当世正统思惟相违背,偷偷想想能够,这么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就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更何况说这话的还是一名少年亲王,一名最应当保护正统的皇位担当人!不管是他的春秋还是他的身份仿佛都不该该支撑他说出如许一番话,可杜延年又很肯定这就是他的内心话,因为这与他的所作所为是完整符合的。